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三个代表 >> 正文
新农村建设规划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见,结合新庄村的实际,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尊重村情民意,编制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1、自然和资源。xx县xx镇xx村位于xx省xx县威远镇西部,与镇政府所在地上庄近邻,距省会西宁26公里,平大公路横穿村庄。交通便利,商贸繁荣,东西长400米,南北宽310米,地理位置约为北纬36.5 1’—36.56’,东经101.48'—101.54’,平均海拔2400米,年平均气温3℃一3.5℃,降水量480一550毫米。年无霜期90天左右,且多雨雪和霜冻,农作物生长期125—150天。总面积1.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840亩,林地663.5亩。全村共93户,总人口349人。种植业主要以小麦、马铃薯、油菜、蚕豆为主;畜牧业以羊、猪、鸡为主;林业以青杨为主。矿产资源贫乏。
  2.经济和产业。2006年底,全村经济总产值163.1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总产值为63.88万元,林业产值0.16万元,畜牧业收入36.35万元;第二产业总产值6.1万元;第三产业总产值56.7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1800元,全村现有个体小卖部3处,客运2辆,货运2辆,蜂窝煤厂3家,铁皮加工2家。农用机动车辆58辆。
  3.社会与生活。全村有93户,总人口385人,民族全部为汉族,少数农户信仰道教和佛教。村民中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60人,占总人口的3.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总人口的61.7%,全村共有劳动力285人,占总人口的58%。人均耕地面积2.9亩。
  全村有1生产合作社,有少量农户远离聚居区。居民住房总面积60亩。其中砖混结构4户,砖木结构4户,土坯房85户。村中有小学一所,占地4900平方米,教师8名。村委会有办公室6间,无村级医疗室。目前尚无垃圾处理设施。全村通电率100%。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社会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元。收入来源主要为种植业和劳务型收人。劳务收入仍是农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但目前在外长期务工人员中技术人才贫乏,主要靠重体力劳动来挣钱,劳务工素质亟待提高。在农民支出中,农民除教育、医疗卫生、日常生活及其他支出外,生产资料以种子、化肥、农药、饲料等农资和基础设施材料投资最大,农民人均结存款只有很少一部分。所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主要制约因素。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投入不足,缺少统筹规划,村庄的水电路讯、生活用燃气、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于城市,村庄环境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没有排水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农村综合防灾能力脆弱,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十分繁重。
  三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村二三产业比重偏低,特别是工业产业几乎为零;新庄村的林业和畜牧业都很不发达,劳动力就业比例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迟缓;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和运行质量亟待提升。
  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整体落后。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设施较落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社会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低,农村就学难、就医难和养老难等“三难”问题仍然普遍存在。
  五是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全村农民文化水平低,职业技能差,思想观念落后,市场意识淡薄,劳动致富能力不强,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不

[1] [2] [3] [4] [5] [6] 下一页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突出增收优化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夯…
   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新农村建设注入…
   度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目标管理考…
   帮村干部指导新农村建设体会
   基层长效机制推动新农村建设主要…
   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目标管理考评…
   和谐展新貌——县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应建立法治保障的基础…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推进新农村建…
   帮村干部指导新农村建设感受
 
十一月份国旗下讲话—珍爱生命之…
企业强化安全管理演讲稿
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务实型廉…
反腐倡廉片暖秋观后感
队伍管理提高法官素质县法院队伍…
团市委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事迹材…
中小学潜能生转化汇报
水务局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意见
通信局年新春联欢会主持串词
200创先争优并公开承诺会发言稿
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方案
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方案
争创农村公路示范县工作方案
农村医疗救助工作规则
改善农村支付环境管理办法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管理办法
农村社保实施工作意见
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代表实施
农村党建保障机制发展实施意
农村居民建房管理工作意见
三个代表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