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三个代表 >> 正文
三个代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理论创新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我们推动实践创新的根本指针,又是我们深化理论探索的崭新起点。”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是理论上不能停顿。理论创新,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当前我们正处于新的世纪新的发展阶段,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理论创新是人们自觉地探索未知、发现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创造性活动。理论创新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引。在当代中国,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统领。

    首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创新指明了正确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实践,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实践证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理论创新的指导思想。只有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适应时代的新要求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

    其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创新提供了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理论需要科学方法。江泽民同志指出:“今后在社会科学理论方面,你可以有这样或那样的观点,但有一条是不能变的,是要统一的,就是都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卷,第587页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典范,它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赋予它们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们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教材。我们只有深刻领会和全面掌握贯穿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唯物辩证法,并自觉地以此为指导,才能进行正确的理论创新。

    再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价值尺度。我们党一贯倡导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判断理论创新的成败得失,关键就要看是否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推进事业发展;解决的问题越多,创新就越成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适应当代世界发展潮流、促进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当代中国的理论创新的最终价值尺度,归根到底就要看是否体现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否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衡量理论创新的性质、方向和水平的根本尺度。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进行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它揭示了理论创新的一般规律,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发展马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三个代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
       三个代表论三个代表的信仰价值
       三个代表联系实际 突出重点
       争当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努力完…
       三个代表心得体会
       发挥人大代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
       代表议案浅析
       人大代表执行职务应以集体活动为…
       发挥代表作用 构建和谐社会
       加强地方立法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
     
    工商局新闻报道业务培训班发言
    计生办领导竞聘演讲
    商贸旅游业服务质量管理意见
    新任县长任职发言材料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教学…
    半年县档案局总结
    市县级人大如何审查规范性文件
    组织工作创新学习心得
    机关党建警句征集集锦
    两会期间信访的意见
    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代表实施
    党委代表选举工作汇报
    代表团分组审议报告的讲话
    领导率自治区代表团考察
    市学联代表大会开幕讲话
    市领导率代表团进行友好访问
    张领导率代表团学习考察
    国外本市代表团来访问
    领导率党政代表团考察
    市工会代表大会开幕
    三个代表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