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整改措施 >> 正文
公务员队伍管理措施

推行公务员制度以来,华蓥市认真贯彻执行公务员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狠抓公务员队伍建设与管理,公务员队伍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年龄结构更趋合理,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但是,有四类问题长期困扰基层公务员队伍管理,值得探索研究

一、对从科级领导岗位退居二线的人员的管理缺乏措施

华蓥市属于县级市,绝大多数机关和乡镇有1—3名从科级领导岗位上退居二线的人员,他们的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上。调查发现,对他们既不能像领导干部那样管理,也不能像一般公务员管理,这些同志所在单位感到非常麻烦。这些老同志出勤不逗硬,想走就走,一方面,单位正常的管理制度无法执行,管理难以到位。另一方面,一般公务员心理不平衡,攀比老同志,只讲条件,不讲工作,只要权利,不要义务,各项工作均受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退下来的科级领导人员越来越多,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制定解决办法迫在眉睫。笔者认为,科级领导干部从领导岗位上退居二线,组织部门应征求其去留意见,不愿意上班的,按机构改革期间的“离岗待退”政策处理,不占单位编制,不享受单位生产性福利和年终一次性奖金,工资正常晋升,到龄即办退休手续;愿意上班的,就按一般干部对待,安排具体的工作岗位,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享受单位应有的福利。

二、非领导职务设置和晋升不够合理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县级机关可设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乡镇机关只能设科员、办事员。县级机关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的设置比例为单位领导职数的50%,一个单位最多只能设置一名主任科员。事实上,一般单位的领导职数为2-3人,最多不超过4人,照此计算,一个单位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职位最多2个,人数少的小单位矛盾不很突出,人数多的单位矛盾则十分突出。目前我市年龄在40-50岁,工作20-30年的公务员普遍为科员,照此下去,他们到退休时的职务可能仍为科员。由于乡镇不设主任、副主任科员,在基层工作的同志无论工作干得如何出色,到退休时只能是科员,这样没有达到设置非领导职务的真正目的,不利于调动广大公务员的积极性。

笔者认为,非领导职务晋升应按照工作年限、工作业绩、综合考核晋升,不应受比例限制;如果按比例设置,按公务员总数比例设置比按领导职数设置更合理;乡镇机关也应设置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职务,以调动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年度考核作用发挥较弱

公务员年度考核是公务员队伍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监督约束和激励保障的基础工作,非常重要。但在执行中,考核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是个别单位领导对此不重视,在考核中不严格按程序进行;二是平时考核不到位,年度考核缺乏依据,考核领导小组难以掌握真实情况;三是个别单位把年度考核评“优秀”作为一种照顾,搞轮流坐桩;四是考核缺乏量化标准,“优秀等次”名额按人数比例分配到各单位,不同的单位对“优秀”等次标准掌握大相径庭,甚至没有把优秀人员评选出来;五是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中,90%的优秀是正职,副职很难评上优秀等次。

鉴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公务员年度考核都应严格按正规程序进行。由组织、人事部门派专人在每年考核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同时,对一般工作人员进行年度考核。“优秀”等次不能按单位人数比例分配,要根据工作实绩进行分配。加大考核结果使用力度,切实调动广大公务员的积极性。

四、公务员培训工作落实困难

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公务员精神措施
       提升公务员措施
       公务员队伍建设整改措施
       乡镇财务零户统管措施
       干部能上能下解决措施
       环境保护政策措施
       先进性教育党支部整改方案
       先进个人教育整改方案
       办公室主任整改措施
       公安局个人整改方案
     
    学生会秘书处总结
    建筑材料和垃圾运输管理办法
    环保局环境整治策划方案
    公路局度综治安全意见
    新中镇人口和计划生育意见
    小学重阳节活动方案
    市长财税座谈会讲话
    晚会节目串词
    20年党组创先争优调查汇报
    外地学习考察报告
    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意见
    公务员管理办法
    党政机构公务用车管理办法
    党员队伍政治思想考察报告
    公务卡改革调研方案
    执行公务员法大会讲话
    国际贸易部业务员岗位说明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部门公务接待制度改制交流
    公务员转正年度交流
    整改措施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