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活动方案 >> 读书活动方案 >> 正文
民族小学读书活动方案

级“书香园地”,由班级定期张贴“好书推荐”“名人名言”“书海拾贝”、“好书大家读”“我最喜欢的___”“读书感悟”“读书心语”“我的日记”等文章、由同学们自己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6、“好书伴我成长”“读书改变了我”征文比赛(语文老师负责)。学生读书后将读后感写下来,以诗歌、散文、记叙文等形式予以记录,可描写读书带来的精神愉悦和心理的满足,也可叙述自己的读书小故事,谈谈读书对自己成长的影响,由德育室和教研组长组织评比,各班择优上报5篇。

(二)教师读书

教师的学习应秉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原则,在全面学习、提高整体文化素养的基础上,重点学习教育名著、原著,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使教师登高望远,高屋建瓴,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激发教师的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评性思考,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

1、要求教师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教学专著,强教学实践;读教育学,悟学生心理;读报纸杂志,解世事风情。

教师在阅读中,以原理掌握、方法实施为基础,以专业拓展、学科纵深为发展。强调通过阅读激发阅读人能持久的兴趣,引发阅读人可持续的思考,从而形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2、要求老师经常写一些教育教学随笔,促使教师对自己每天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生活感悟、学生成长进行反思。

3、订一份教育教学杂志,积极进行学科教学艺术的研究。

4、鼓励教师通过互联网学习。

5、继续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教师美文诵读比赛。

6、开展好每学期一次的教师读书沙龙交流活动,交流后编订成集,优秀教师可编个人专集。

(三)家庭读书活动:

抓好家校携手,亲子读书活动

1、给家长寄发《亲子读书倡议书》,主要内容:如请爸爸妈妈每天晚上坚持和我们(学生)一起分享20分钟的阅读好时光,请爸爸妈妈监督我们的读书情况,也请允许我们监督爸爸妈妈的读书情况。请爸爸妈妈为我们营造一个安静、整洁的读书环境。要求家长将每周周日利用一小时的时间定为“读书时间”,和孩子共同阅读,共同提高,营造家庭读书氛围。有条件的家庭,要经常带孩子到书店购书,到图书馆借书,拓宽读书渠道。倡导家长在孩子过生日时以书为礼品;过春节的时候,送好书压岁等。

2、在各班挑选5至10个家庭进行实验,成立家长读书委员会,建立读书联系卡,而后逐步推开,创设书香家庭。

3、建立家庭小书库,亲子共读一本书活动。

4、教师、家长、学生共读日活动。

5、家长填写“亲子共读反馈表”

6、班级亲子读书交流会,各班组织5—8个家庭,以家长和孩子合作的形式,通过个性化的家庭介绍、家庭才艺展示、家长与孩子合作诵读等形式展示亲子阅读的成果。交流内容还可以谈谈自己怎样在家中创设浓郁读书氛围,怎样培养孩子形成浓厚的阅读兴趣,怎样有效指导孩子阅读,怎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方法的介绍;也可以谈谈与孩子一起读书的快乐及自己读儿童读物的感受;还可以讲述“亲子阅读”过程中发生的故事等。交流材料各班择优上交3篇。

4、亲子读书小书签、“读书摘要”卡片的制作。积极开展读书名言的征集活动,可以自己创作的读书名言制作成小书签。由德育室和教研组长组织评比并在学校橱窗内展览。各班择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小学学校开展读书活动方案
       开发区学生读书活动方案
       教师开展读书活动方案
       中学加
       职工读书活动方案
       网络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学校老师读书活动方案
       在校学生开展读书活动方案
       语文教师读书活动方案
       实验小学教师读书方案
     
    劳保信访责任制办法
    电信部门副主任竞聘演讲
    乡党委书记在新春会议上的发言
    法制副校长开学典礼讲话
    企业财务个人年终总结
    街道办领导个人总结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
    庆祝九·九老人节大会讲话
    煤矿安全培训个人总结
    教职工安全培训计划
    加强中小学老师团队建设意见
    中小学校舍收费优惠实施意见
    中小学教师培训站规划工作意
    中小学老师参加远程培训管理
    加强中小学老师队伍建设意见
    中小学人事改制实施工作意见
    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方案
    中小学饮食安全情况报告
    新学期小学工作总结
    中小学校舍安全专题调度会召
    读书活动方案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