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活动方案 >> 读书活动方案 >> 正文
200年小学读书活动方案

一、 活动目标:
  1、组织学生开
展课外阅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通过活动,在校园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3、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知识更新、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活动目的: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开展“让书香飘逸校园”系列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三、实施办法
  1.组织领导。为使读书活动顺利有效开展,设立读书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
  成 员:各班班主任、语文教师
  2.宣传发动 。运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全面展开宣传读书活动,做到人人知晓。
  ①向教师宣传:教工会议上让全体教师知道并要发挥老师的力量把这次活动搞好。
  ②向学生宣传:利用班会课发动学生参加读书活动。
  3.活动保障
  (1)学校图书室按时开放,充分利用图书室的书籍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2)建立班级图书角。
  (3)发动学生互相换书。
  (4)鼓励学生个人购书。
  三、活动安排 :
  1、第一阶段为宣传发动阶段(三月份):各班组组织开展关于读书活动的主题班会,进行宣传、发动,组织、讨论和落实。如在班级中组织学生讨论: ①每天花多少时间读课外书为宜? ②在什么地方读书? ③读些什么书为好? ④怎样读?等等。让学生真正做读书的主人。
  2、第二阶段(四至五月):为读书活动开展网阶段,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为了保证学生阅读落到实处,本期特推出“六个一”活动。
  清晨一诵: 每天10分钟晨读时间组织晨诵活动;
  午间一读: 每天中午30分钟自由读书时间;
  晚间一记: 低年级学生以口语交际或日记形式,中高年级学生以日记随笔、摘抄、作文等形式,记录、表达自己的读书体会;
  每周一课: 以班级为单位每周一节读书课,开展读书活动;(一、二年级利用每周的地方课;三至六年级利用每周的综合实践课)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作用进行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一定的读书方法,比如:浏览读、快速读、精读法、重点读、边读边批注等等。或者定期举办“读书博览会” ,以“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经典名句、“书海拾贝”、 “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及书中的部分内容 ;
  每班一集: 每学期各班将学生读书心得、读书笔记整理成册,并教会学生保存好自己的读书笔记,定期阅读,也可以将学生摘录的名言名句编撰成册,供学生阅读交流;
  每月一评,每月各班组织一次阅读总结评比网活动,评出当月“读书之星”,报送教导处进行考核,对考核过关的“读书之星”学校进行表彰。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多读书、读好书,每学期开学初要求学生每人购买一本书。 同学与同学之间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
  3、第三阶段(六月初):为总结评比阶段。
  学校根据各班读书活动的开展情况,评选本学期“读书大王”和“书香班级”。
  总之一个目的,通过读书活动,让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成为一种校园文化,伴随每一个同学快乐健康成长。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民族小学读书活动方案
       小学学校开展读书活动方案
       开发区学生读书活动方案
       教师开展读书活动方案
       中学加
       职工读书活动方案
       网络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学校老师读书活动方案
       在校学生开展读书活动方案
       语文教师读书活动方案
     
    教育局领导在家长会上的讲话
    司法局调解宣传发展计划
    工商局加强市场监管交流材料
    再论向解放军学习
    乡党委领导述职报告
    烟草公司党风廉正建设纪实
    法院审务进社区理论与实践
    团干部创建考察研究
    教育局长廉政建设表彰讲话
    安全会议大检查会议发言
    引进中国500强企业工作会上的
    英语写作必背200句4
    英语写作必背200句3
    英语写作必背200句2
    英语写作必背200句
    200年人口普查方案
    200年小学德育活动
    中学200年学雷锋实施方案
    200民政局开展清明节实施方案
    200年深化殡葬改革方案
    读书活动方案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