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规章制度 >> 信访工作制度 >> 正文
新信访条例实施后办理群众来信办法

要信、紧急信。
   重要信:(1)中央和国家机关、国家信访局、省信访局的函交和函转信件;(2)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阅批的信件;(3)市信访局领导同志阅批的信件;(4)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负责人,知名人士,专家学者的来信;(5)地厅级干部和县、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的来信或涉及他们问题的信件;(6)涉及对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方针政策的制定、修改、完善、落实的意见和建议,且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件;(7)反映我市和外市之间以及本市辖区之间重大纠纷问题的信件;(8)内容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涉及群体利益,符合现行政策或具有影响社会稳定因素的联名信件;(9)因来信反映问题遭打击报复有严重后果的信件;(10)反映其他重要问题的信件。 
  紧急信: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或扬言将采取过激和违法行为的信件,如恐吓信、轻生信等。 
  对筛选出的重要信、紧急信,办信工作人员应及时提出拟办意见,送处领导审核或报局领导阅批。情况紧急、时限性较强的来信,应采取电话、传真等方式及时通报有关地方或部门办理;需要转送原信的,再将来信函转承办部门和单位。
   2.登记。办信工作人员收到来信后,要严格按照办信工作要求和信访工作计算机管理系统操作程序,及时按来信内容逐件、逐项填写《群众来信登记表》(附件1)或输入电脑,确保基本数据准确、完整。登记应简明扼要,并区别不同情况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凡有效初信的登记应相对详细,不需要办理的重复信,一信多投信,不予受理、不再受理的和内容不清的无效信,可作简略登记。 
  来信登记的主要内容:(1)来信人情况。包括姓名、单位或地址、身份、联系电话;(2)受信人情况。包括姓名、单位或地址;(3)来信反映的内容。包括意见、建议的主要内容,问题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的主要单位和人员,来信人的要求及理由,被揭发检举人的姓名、单位、身份、职务、级别等;(4)来信分类情况;(5)来信其他资料。包括编号、收信日期、来信渠道、是否重复信、一信多投信、联名信及人数等;(6)来信处理方式。包括上报、交办、转送、留存,有关领导批示意见,发函字号等;(7)备注。包括电话、传真通报重要、紧急信件的处理情况,随信所附证件、物品情况等。 
  (四)基本办理方式
   办信工作人员登记原信后,区分情况,原则上在3个工作日内采取不同方式办理。办理群众来信的基本方式有:上报、交办、转送、通报、留存。 
  1.上报。内容重要、紧急或具有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对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反映问题集中、突出需要报请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阅知或批示的群众来信,报送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上报方式主要有原件上送、摘要上报、综合上报三种。上报的来信信息,需要核实而又能够核实的,一般应先核实再上报。经过核实后上报的,应将核实的情况和有关意见、建议一并报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参阅。 
  (1)原件上送。群众来信原信及附件等直接呈报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 
  (2)摘要上报。群众来信内容摘要后,以《来信摘要》形式并附原信一并呈报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来信摘要可以是单件来信的摘要,也可以是多件内容相似的来信的综合摘要。 
  (3)综合上报。群众来信情况综合分析整理后,以《来信专报》形式呈报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
   2.交办。群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国务院信访条例
       信访会议讲话
       信访接待制度两则
       职工信访程序规定
       信访稳定十项制度
       市国税系统信访细则
       街道完善信访教育制度
       信访稳定管理制度
       文书保密制度
       纪检监察信访制度
     
    医院经营管理经验材料
    试行岗职效能工资报告
    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结
    党书记科学发展观总结
    地税系统培训开学典礼发言
    讲正气树新风个人分析材料
    深化水价改革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退休党员作家国庆60年优秀征文
    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方案
    贯彻落实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半…
    做好安全生产及信访维稳工作
    开展信访工作指导意见
    做好信访考察报告
    市党委召开信访大会讲话
    煤矿信访信息员责任状
    城建局信访教育交流材料
    建设局信访教育交流材料
    信访局执政为民交流材料
    加强信访工作交流材料
    不断加强信访工作交流材料
    信访工作制度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