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工作指导意见 >> 正文
各部门对外办部门党风和党员作风意见汇总

机关作风整顿

 在分析评议阶段,我办向各市州和部分县外办以及省级各部门发出了80封征求意见函,并由办领导带队分成4组赴德阳、绵阳、遂宁、南充、广安、达州、自贡、宜宾、泸州、甘孜、雅安、眉山等12个市州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举办座谈会和上门走访有关企业等多种方式,征求各个方面对我办的意见。现将反馈的意见汇总如下,主要分为5个方面:
  一、发挥外事部门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力度不够。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思想还不够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的认识;对友城作为地方交流的平台的作用认识不足;虽然提出了两个服务,但是具体落实不够,没有明确的任务和具体的考核;在适应我国加入wto的形势,有计划、有重点的推动省内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大胆“利用两种资源,占领两个市场”方面措施还不到位。
  二、对基层外事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力度不够。抓外事工作比较注重省外办机关建设,着眼于全省外事工作的整体发展不够,尤其是在为基层做好政策指导、干部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做得很不够。如根据各市州的情况有针对性地为各地经济建设牵线搭桥,帮助地方发展友城关系,引进国外的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都做得不到位,缺乏服务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加强业务指导,切实帮助基层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利用网络手段,加强省外办的网站建设,从而为基层外办提供各种信息服务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免费公文网版权所有
  三、外事干部队伍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按照“两手抓”的要求搞好省外办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有待加强和改进,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中业务、轻政治的现象,注重了人员的配备及业务培训,但在对干部进行党风廉政教育、外事纪律教育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方面抓得不紧,致使个别处室的部分同志片面注重处室乃至个人的经济利益,而漠视乃至屡屡违反外事纪律和财经纪律。二是在抓全省外事系统干部队伍的整体建设上还有欠缺,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来有计划、分层次的培训基层干部,外事干部培训的形式比较单一,仅限于每年一次的市州外办主任培训班,培训的面也比较窄,没有覆盖到县级外事部门的干部。免费公文网版权所有
  四、在工作方法上整合全省资源,发挥外事部门整合优势不够。平时工作忙于应付出访事务和迎来送往等一般性工作业务工作,而在抓大事,谋宏观,总揽全局,筹划全省外事工作的大政方针方面做得还不够;在进一步加强调研的基础上,谋划一些大的动作,实施一些有影响的大项目,在整合各方资源办些大事,为四川跨越式发)展推出大的创新举措方面做得还不够;在树立“大友城”的观点,实现全省省市州县的友城资源共享,利用友城平台引进和落实项目方面做得还不够;在对外宣传上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维,发挥全省外事系统的整体力量加强对外宣传,打响外事品牌,提升外事工作的地位方面做得很不够。
  五、外事业务管理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创新。自2000机改以来,省外办做了大量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服务质量的工作,得到了各方面的一致认同,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在改进外事管理方面还需要有进一步的创新,如中央和省上一些学会、协会组团过多过滥的问题,双跨团组的把关问题,外国专家的管理问题,申办签证的时效性问题,这些都是各地反映较大的一些问题,也是

[1] [2] 下一页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正建设指导意见…
       电信纪检监察审计意见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意见
       法治城市建设意见
       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党发展对象意…
       建立健全党员退出机制意见试行
       实施党员百分考核办法意见
       基层党组织推行党务公开意见
       规范市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意…
       规范市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意…
     
    三心工程试点经验交流材料
    镇创建五个好党委经验材料
    李嘉诚全传的读后感
    中秋晚会闭幕词
    学校治理学校安全监督治理奖惩制…
    物资管理所半年总结
    健全四个机制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强…
    粮食局购销管理发展总结
    干部学习班开幕庆典上发言
    当选工商联合会会长讲话
    卫生部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方
    党政系统部门工作考核管理办
    部门统计巡查工作要点
    县党委部门及基层站所工作方
    检察部门年度工作计划
    林业部门发展情况报告
    环保部门单位总结
    烟草部门客户领导工作总结
    交通局部门工作总结
    党校部门工作总结
    工作指导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