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工作指导意见 >> 正文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意见

 局属各单位: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性措施,针对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低龄化、团伙化的特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了维护水利系统正常生产工作秩序,努力消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切实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在2009年里,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影响家庭和社会稳定,也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威信。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此,各单位党政负责人必须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刻认识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必要性、紧迫性,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加强领导,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是社会多种消极因素的综合反应,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加强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法规教育,这是一项必须长抓不懈的工作任务。各单位要按照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要求,切实加强普法工作,特别是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和法制、道德教育。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单位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相互配合的教育机制。要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针对青少年的思想倾向,通过走访、谈心、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与青少年加强交流。各单位群团组织要经常组织开展一些健康有益、激励青少年思想转变和奋发向上的宣传教育活动,把青少年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遵纪守法、努力学习、健康成长上来。
  三、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争做“四有”新人
  净化青少年生活和成长的社会环境,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方面。各单位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对自己管辖区域范围内的治安管理。要加强对单位及周边区域信息产品、计算机网络的监管,加大“扫黄”、“打非”力度;要帮助青少年远离两桌(台球桌、麻将桌)、三厅(舞厅、录像厅、游戏厅)、争做四有接班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要认真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切实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要大力推进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四、深化“创安”、“创模”活动,解决突出问题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深化“创安”、“创模”活动的重要内容,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要深刻认识到创建安全文明单位、创建综治模范单位离不开加强对单位辖区内青少年的教育帮助。青少年和青工由于年龄、阅历、社会经验等方面的原因,对黄、赌、毒等社会不良现象缺乏正确认识,如果不加以引导,很容易走上歧路。因此,各单位党政在开展“创安”、“创模”工作中,决不能忽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一是要利用大小会议对干部职工讲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创安”、“创模”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并结合各自单位的实际情况,组织职工进行认真学习,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二是要充分利用标语、广播、宣传栏、简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在单位内部营造遵纪守法、依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法治城市建设意见
       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党发展对象意…
       建立健全党员退出机制意见试行
       实施党员百分考核办法意见
       基层党组织推行党务公开意见
       规范市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意…
       规范市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意…
       局机关人员考核意见
       整片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
       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意…
     
    人才交流中心年终报告
    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指导意见
    乡镇村支书记培训总结
    200年小学英语教研组规划
    县国税局公务员培训自评报告
    乡镇组织要点
    党员先教活动自查报告
    业绩增长管理报告
    国庆节食品安全工作单位总结
    公司会议室治理制度
    青少年法制宣传学习工作方案
    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管理办法
    关于地质灾害预防工作汇报
    学校周边安全预防工作方案
    民政局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交流
    加强对青少年思想教育活动的
    开展青少年文化活动总结材料
    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自查报告
    村官职务犯罪原因分析与预防
    预防职务犯罪知识竞赛试题二
    工作指导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