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工作指导意见 >> 正文
镇政府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意见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充分认识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构建家庭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着力抓好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重点工作;进行讲述。其中包括: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发挥部门优势、健全组织机构,提供领导保障、增加必要投入,提供资源保障、努力发挥部门优势,整合内部资源,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障,为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完善考核制度,提供监督保障、要积极推进家庭教育工作评估体系建设、认真组织科学研究、大力发展各类家长学校、切实加强骨干培训、广泛推进宣传实践、积极实施实事项目、重视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人子女教育、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等,具体材料详见:
     为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经镇政府研究同意,现就家庭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充分认识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从落实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政治高度,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出重大决策和全面部署,特别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镇家庭教育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充分认识发展家庭教育对于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深刻理解家庭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工作网络中的重要基础作用,进一步增强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自觉担当起这一光荣而重大的政治任务。
    (二)明确职责分工、发挥部门优势。各成员单位、各村(社区)要把贯彻《意见》精神,做好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紧迫和长期的任务,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工作全局,切实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密切配合、各司其职,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以求实创新的精神,把家庭教育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积极构建家庭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三)健全组织机构,提供领导保障。在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镇家庭教育工作领导组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家庭教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各成员单位要充分认识抓好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部门工作规划和议事日程,进一步明确家庭教育的定位、内容、经费和工作机制;镇妇联要履行家庭教育牵头单位作用,做好委员会办公室具体工作,加强协调联络功能;细化目标责任,定期研究部署,形成工作合力,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努力构建党政统筹、部门配合、社会支持、家长参与的社会化家庭教育新格局。
    (四)增加必要投入,提供资源保障。各村(居)委会要增加对家庭教育工作的必要投入,配合镇妇联开展培训、组织研究、阵地建设及表彰先进等,把家庭教育业务经费和事业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努力发挥部门优势,整合内部资源,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障,为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创造有利条件。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开发资金来源和设施、活动资源,形成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社会合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指导意见
       市金融业发展指导意见
       现代金融服务区指导意见
       街道社区模块化管理指导意见
       廉政准则指导意见
       县级电影院建设指导意见
       市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
       卫生系统廉政教育指导意见
       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导意见
       抗旱救灾倡仪演讲稿
     
    小学教师节活动总结
    市长秘书总结
    儿童村协会实践活动方案
    校区德育教学经验材料
    珍惜生命电力安全生产演讲
    六中全会学习心得—构建和谐社会…
    迎国庆庆中秋文艺晚会主持台词
    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实践活动推进会…
    法院中层竞聘演讲
    青年节活动方案
    乡镇政务监督工作总结
    乡镇政务监督工作总结
    试论政府秘书整体性人才资源
    把依法行政观念贯穿于整个政
    镇政府创业服务年活动方案
    县政府开展创业服务年实施方
    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
    市政府争先创优总结
    政府领导为民办实事的个人材
    政府教育发展情况的自查汇报
    工作指导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