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工作指导意见 >> 正文
农村发展改革指导意见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进一步加快我市城乡统筹发展步伐,推动农村发展改革稳定再上新台阶;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加快农村发展;深化农村改革;维护农村稳定;健全保障机制;进行讲述。其中包括: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服务水平、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强化农村基础设施、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加快城镇规划建设、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扶持农民创业就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农村平安建设、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激发农村基层活力、积极探索实施强镇扩权,通过直接放权或委托等方式,依法下放行政许可权和行政执法权,扩大镇级政府行政事务管理和处置权限、增强镇区财政实力、创新转移支付机制、高效公平配置公共资源,引导各级财政增加农村投入、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完善监督检查和信息反馈制度等,具体材料详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市城乡统筹发展步伐,推动农村发展改革稳定再上新台阶,现紧密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进一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这一中心,组织实施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不断强化农业基础,着力在统筹城乡发展中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着力在改善民生中不断增进农民福祉,为建设“三个适宜”新型城市提供有力保障。
    2.目标任务。根据建设“三个适宜”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结合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的工作任务,到20**年,基本建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亩产值达到1.3万元;城乡差别显著缩小,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城乡社会保障实现并轨,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到2020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亩产值达到1.65万元;城乡差别基本消除,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万元;城乡现代基本公共服务全面均等化。   
    二、加快农村发展
    3.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整合资源实施“一带、两区、十基地”发展战略。以**公路为纽带,依托西北部花卉苗木种植大镇为产业基础,全力打造国家级园艺种植示范区和全国绿化苗木重点交易市场。高标准建设古镇现代农业园区、**市两岸四地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全力推进现代农业规模化、聚集化、品牌化经营。重点扶持**镇特色小水果示范基地等10个农业现代化基地,不断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和产业化经营水平。继续稳定粮食生产,巩固传统优势产业。从20**年起,将分散在各领域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机补贴、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产业化资金等扶持农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整合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不断增加资金规模,市、镇财政每年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4.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市信息化专项资金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的投入,重点建设农业基础资源信息数据库和农业科技推广等服务平台。培养和引进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发展农业产学研联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镇政府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意见
       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指导意见
       市金融业发展指导意见
       现代金融服务区指导意见
       街道社区模块化管理指导意见
       廉政准则指导意见
       县级电影院建设指导意见
       市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
       卫生系统廉政教育指导意见
       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导意见
     
    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十七届四中全…
    搞好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个人决心…
    学生公司业务员实践报告
    农民节水增收工作方案
    征稽站落实科学发展观整改措施
    乡镇纪委纪检事迹材料
    民主治理方式对学校非正式组织引…
    上半年纪检监察总结
    会议经费请示
    切实农村消防意见
    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方案
    发展花卉产业工作方案
    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方案
    争创农村公路示范县工作方案
    农村医疗救助工作规则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管理办法
    改善农村支付环境管理办法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管理办法
    农村社保实施工作意见
    工业经济发展实施意见
    工作指导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