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学校工作计划 >> 正文
做好学校安全意见

学校安全工作关系到师生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局,至关重要,现就2006年学校安全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2006年学校安全工作思路

2006年全市学校安全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安全教育为基础,巩固专项整治成果为重点,以制度建设、督促检查为手段,加强学校安全治理,把学校安全工作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抓基层、打基础,层层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杜绝重特大事故,减少一般性责任事故,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稳定和我市教育在全省的领先地位。

二、工作要点

2006年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仍然是安全教育、危房改造、食品卫生治理、消防隐患整治、校内外集体活动安全防范、疏散通道畅通、校园治安和周边环境整治、传染性疾病预防、制定和完善安全工作预案、学校节假日安全防范措施等。

1、果断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在全市教育系统推行“一岗双责”制(即管业务必须管业务范围的安全工作),坚持安全随事走,将安全工作的各项职责层层进行分解,落实到人,每一个班主任、任课教师都要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安全治理和教育的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制度。

2、广泛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各学校要根据季节特点,对学生开展针对性强的安全教育,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除把安全教育纳入课时外,还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团队活动、主题班会、黑板报、校会、播放光碟和录像片、案例分析等,加强安全教育并注重实效。

3、加强对校舍的检查和改造力度,避免对危房隐患的失察,对d级危房必须果断撤除,绝不答应使用d级危房。

4、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工作的治理,继续完善学校食堂、小卖部各项规章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

5、加强学校饮用水的治理和使用,搞好环境卫生,防止疾病流行。

6、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增加经费投入,教学楼师生食堂、餐厅和宿舍楼要安装应急灯和指示标识,配备必需的消防器材,更换老化的电路电线等设施设备。

7、杜绝学生在宿舍使用电炉、电热器、电热毯等电器产品。

8、学生上操、开会集合、晚自习上下楼梯不得强调快速、整洁,要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并安排教职工在楼梯间负责维持秩序,必须建立楼层安全守护制度,确保上下楼道疏散通道畅通。

9、严禁组织学生在公路等危险场所开展集体活动,校外集体活动必须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并有严密的防范措施。

10、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和危险化学用品的治理,对危险物品的治理要坚持专柜、专人负责。

11、坚持开展对校长、教师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12、加强学校规章、制度和常规治理,以隐患排查和整治为切入点,杜绝隐患漏洞。

13、继续抓好交通安全教育和交通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开展交通安全的宣传和

教育,中小学、幼儿园、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使用专用车接送学生或幼儿的,要在辖区公安交警大队的配合下对车辆和驾驶人员进行严格的审查,要逐步取消学校和办学单位使用专用车接送学生或幼儿。教育部门和学校都要加强公用车的治理和对驾驶人员的安全教育。

14、进一步健全学校安全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制度,建立公正、透明的考核办法及奖惩评价标准。

15、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维护学校安全稳定。

16、清理学生中的管制刀具,消除不安全隐患;治理好学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学校度计划
       学校信息技术学奥林匹克竞赛培训…
       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计划
       乡镇中心学校计划
       加快规范化学校建设意见
       大学校园预防流感策划书
       学校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00年学校思想政治指导思想
       200年学校宣传要点
       200年学校党委安排
     
    农机安全生产总结
    厂思想政治实施意见
    如何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
    副县长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讲…
    农村服务网络建设意见
    民政局长的就职演讲
    队伍新兵第二适应期思想折射的情…
    三年级少先队中队总结
    城镇建设会议讲话
    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总结报告
    做好降温降雪防范工作方案
    做好水利普查工作意见
    中小学校舍收费优惠实施意见
    做好乡镇劳务工作安排意见
    做好农村统计工作安排意见
    加强春季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意
    做好双保行动工作总结
    做好双保行动工作总结
    做好党员培训工作安排意见
    做好安全生产及信访维稳工作
    学校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