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材料 >> 事迹材料 >> 正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材料

bsp;  1、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全镇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利用农闲时间和节假日,积极开展以滚龙艺术表演为主体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了全镇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形成了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农村文明新风尚。全镇共组建了滚龙队17支,秧歌队1支,腰鼓队2支,杂技队1支,花灯队6支,篮球队22支。
    2、认真开展创建“文明卫生”村寨(街道)等活动,切实改变了镇区和各村寨的“脏、乱、差、堵”现象,大大提升了全镇的形象和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3、抓好“三个文明”示范村寨建设。认真开展“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提素质,乐在农家树新风,美在农家展新貌”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三个文明”的健康协调发展,全镇投入3.2万元,建设了xx“三个文明”示范村寨。
    三、抓好党建促发展,推进了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1、农业农村工作得到稳步发展。全镇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行农业适用技术,推广畜禽品种改良和科学饲养新技术,搞好示范带动工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实施惠农政策。2008年全镇各项农业示范推广面积达4000亩;成立养猪协会1个,建立养殖小区1个,发展养殖大户41户,全年生猪存栏19089头,大牲畜存栏3415头,山栏存1823只,家禽存栏32085只,共有16户养殖大户获得了2000元/户的奖励金。实施退耕还林2776.3亩,荒山造林1133.2亩,建成沼气池115口;解决了xx、xx、xx等村的人饮工程。同时投入190万余元启动了矿山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投入100多万元,修复了xx河、xx河、xx河等水毁河堤和沟渠,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2、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全镇有县民营企业1家,乡镇企业3家,村办企业2家,引资探采企业1家,引资精深加工企业1家,为我镇税收作了保障。2008年共完成税收360万余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23810万元,实现乡镇企业增加值3750万元。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xx一期工程建设全面结束,投入4万元对街道进行了绿化和安装垃圾箱,完善了城镇功能设施。二期开发工程通过招商引资投入近300万元,高标准、高超点地启动了建设。xx街道利用油路改道机遇,投入4万进行了硬化。同时道路交通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首先是xx油路xx段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其次是投入14万元启动了xx和xx公路建设;其三是改造了xxxx公路建设;其四是xx村多方筹资修通了过村公路。
    4、认真抓好古镇旅游宣传和保护开发工作。全镇依托古镇资源和滚龙艺术,大力宣传xx古镇旅游品牌,进一步加大古镇发俗民间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工作力度,取得一定成效。一是举办了中国滚龙文化艺术之乡xx风情风光全国摄影展。二是成功地举办了2008年滚龙闹新春、县城闹元宵、税法宣传月等大型活动,全方位宣传了xx。三是投入15万元请专家对古镇文化进行挖掘整理,撰写《xxxx》一书,为xx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
    5、统筹谦顾,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驻村干部新农村建设个人先进事迹
       内强素质求发展构筑和谐新农村新…
       市计生协5·29活动经验事迹材料
       法庭创青年文明号先进材料
       县地方税务局民族团结模范单位先…
       医院参评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
       党城湾镇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材料
       劳动人事局先进集体材料
       医院外科创文明城市先进集体材料
       酒店餐饮部先进事迹发言稿
     
    农业经济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200学校安全规划要点
    小品剧本选演员
    公司三八妇女节贺词
    有关推动农民增收的方案
    学生会计划6
    交通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
    房地产管理局机关效能建设总结
    预防职务犯罪知识竞赛试题六
    创建节约型社会从点滴做起
    残疾人社会保障服务工作方案
    建设现场公示管理办法
    农民合作社建设实施意见
    城镇规划建设实施工作意见
    建设工程钢筋质量管理工作意
    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建设意见
    城镇规划管理建设意见
    基础设施建设意见
    加强企业党员建设意见
    钢铁及金属材质基地建设意见
    事迹材料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