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材料 >> 经验材料 >> 正文
社会治安巡查中队综治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太平街道是温岭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管辖14个社区,辖区内有常住人口9.7万人,暂住人口5万余人。2003年7月,在太平街道党委、办事处和市社会治安巡查大队的重视支持下,组建了有130人的太平巡查中队。中队下设14个巡查分队、1个摩托化巡逻队。2009年,我们在太平街道党委、办事处和市社会治安巡查大队的领导下,在太平派出所民警的指导、带领下,认真结合辖区内的治安实际,以抓管理、控发案、强基础为工作重点,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和完善巡查工作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了巡查队伍在维护太平辖区街面治安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共协助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员2585人,其中逮捕175人、刑拘354人、劳教44人、行政拘留793人、强制戒毒33人,追回各类逃犯76名,调处纠纷275起,为民做好事616人次。
    一、因势利导,建章立制,加强队伍规范建设
    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长期运行的关键,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队伍的生存力。为充分发挥巡查队伍在维护街面治安稳定中的作用,使之成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则胜”的主力军,我们针对巡查队伍的运行和管理现状,从健全规章制度入手,规范队伍的管理。一是调整队伍运行机制。去年3月份,我们针对部分队员入队目的性不明确、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对队伍的运行机制进行调整。在调整中,我们采取中队领导、民警聘队、组长,队、组长聘队员的方法,重新聘任了13名队组长,125名队员。在调整中,先后有35名队员被落聘。二是加强队伍教育培训。每月组织一次队员的集中教育培训活动,专门邀请公安老局长和中队领导主讲,就艰苦奋斗、如何开展巡逻盘查等方面对队员进行教育,做到基础训练经常化,教育形式多样化。三是强化队伍监督。中队领导每天对各分队的运作情况进行一次督查,队员管理办公室也定期不定期地对巡查队伍的巡逻工作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督促纠正。中队领导和管教办还经常深入到队员中,及时了解情况,纠正存在问题,使队伍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四是加强考核约束。为使队伍有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有较强的战斗力,凝聚力,我们重新完善了队员《八大禁令》、《学习制度》、《日常管理制度》、《奖惩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规定,来规范队伍的管理。为提高队员的工作积极性,我们严格按照奖惩办法每月对各队组的工作进行考核,把奖励政策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奖勤罚劣。
    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增强队伍防控效能
    我们结合不同时期的发案实际,坚持车巡与步巡、点与线、动与静相结合的原则,确定重点区域、时段,规范队伍运作,力求实效。一是在步骤上,做到巡逻路线选择、人员配置、时间安排等合理有序。我们根据街面“两抢”、涉流、入室盗窃等案件的发案特点规律,及时调整巡逻的重点,划定巡逻区块,做到点线结合,重点加强对银行、车站等易发案重点区域、时段的巡逻,增强巡逻的实效性。二是在方法上,结合管区的治安状况和队伍工作任务的不同特点,灵活运用摩托车巡逻、设点盘查、观望、守候等多种方法,及时发现可疑情况和线索,并充分运用手机短信进行查询。10月6日,太平分队通过守候,在鸣远路抓获抢夺负案在逃嫌疑人王某,从中破获发生在鸣远路附近的三起抢夺女行人提包案件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街道社区综治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护村队综治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派出所综治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村综治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离退休党支部经验交流材料
       公司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经验…
       供电企业抓安全生产经验材料
       街道办事处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经验…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发证经验…
       特色党支部创建经验交流材料
     
    离退休老干部经济运行情况通报会…
    新闻中心副主任竞聘报告
    林业局新当选书记大会讲话
    司法局强化调解报告
    县委书记大会发言
    全区农村社会治安网动员会讲话
    大学生江泽民文选读后感
    县领导在劳模表彰会的讲话
    诚实守信是和谐底线
    监察局干部信访条例
    残疾人社会保障服务工作方案
    社会跨越发展工作意见
    推进社会管理工作意见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
    社会救助工作责任管理办法
    社会治安综合整顿工作汇报
    经济和社会建设工作安排意见
    建设小康社会监测工作报告
    节水型社会建设意见
    构建社会救助网络工作意见
    经验材料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