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材料 >> 申报材料 >> 正文
全省地籍管理先进单位申报材料

 
    我分局在省厅、市局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一系列“十五”期间国土资源管理的重大方针政策,扎实推进了《地籍管理“十五”计划》工作部署,使得我局在地籍管理业务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严格地籍制度,加强地籍管理
    在紧紧围绕“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进一步完善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严格、科、有效的落实地籍管理制度,在日常工作中严把审批关,从规范土地登记,保证土地登记的合法性、有效性出发,严格遵守土地登记程序及规则,全部持证上岗,认真把握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界限,严格执行国土资源局“五不登记”规定,积极推进土地分类、调查、登记和统计的“四统一”,依法进行土地登记,在规范化建设中进一步提高了土地登记覆盖率。据统计,目前我区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发证率(包括城镇楼房分割登记)为98%;全部完成辖区内224个行政村的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证的发放工作,集体土地使用证的发证率也在95%以上;已经完成规划区内集体土地转国有土地使用证80%的工作,并将逐步全面完成;并全部完成了对梁园区范围内的19条河流(总流域面积大1544.99公顷)进行了登记发证。  
    规范化建设也推动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夯实。全面清绘并掌握了全区各个乡镇的1:10000土地利用现状图18张和49张1:10000标准分副图,充分发挥了地籍成果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全面应用,特别是在年度变更调查中,切实做到了“图件、数据、实地三者一致”,确保了变更图斑及时、准确上图。积极开展城镇更新调查工作,对规划区内92096家(户)和1230多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实地勘测丈量、标注界至点47.6万个、绘制了街坊图275张,完成了市局、分局、国土所三级备案,高质量完成了城镇地籍更新调查的前期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了一级gps测量172点、像片控制测量108点、图根水准测量23.2km、地籍线划图调绘编辑35km2、界址点测量80个街坊(20km2)、图根点测量1200点,今年5月30日将全部完成地籍线划图调绘编辑、界址点测量等其他外业工作。此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受了省厅林厅长和市局的表扬,并于去年12月份省厅指派都市频道来我区作专题采访。
    二、推进“四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在进一步加快推进地籍管理现代化,全面提升地籍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地籍的保障功能和服务作用中,我分局按照上级提出地籍管理“四化”新目标,即加快推进地籍管理全覆盖,实现地籍管理系统化;努力推进地籍立法实现突破,实现地籍管理法制化;积极推广高新科技应用,实现地籍管理信息化;全面引入市场制,推进地籍管理产业化中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并建立了地籍档案电子查询系统、地籍电子登记系统、图件数字管理和电子信息标注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彻底告别了传统手工翻阅、查找、标注的历史;结合各类图件和台帐及影像图建立、健全地籍管理数据库,现数据库正在省厅验收中。积极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和3s技术等高新科技,我分局将逐步实现全面地籍数字化管理,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服务。
    三、处理权属纠纷,维护社会稳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后勤先进个人申报材料
       创建县级文明乡镇申报材料
       优秀教师申报材料老师先进事迹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申报材…
       县新闻出版管理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优秀共青团员申报材料
       优秀工会之友申报材料
       红旗团委申报材料
       邮政系统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邮政系统劳动模范申报材料
     
    水务水利局计划
    从刑罚的发展演变看我国刑罚体制…
    农业机械化新农村建设中作用
    学校教研室副主任竞聘演讲
    班主任感恩活动总结思想道德建设
    公路局人员年终总结
    最新届高考百日誓师大会教师代表…
    如何写一份简约明快英文简历?
    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牢固树立和认…
    新闻出版局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方…
    申报全省高速公路治理杯自查
    申报全省高速公路管理杯自查
    日东高速公路菏泽管理处申报
    全省应急管理会议交流发言材
    全省乡镇党风廉政建设发言材
    推荐全省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
    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交流材料
    全省消费维权现场会经验材料
    法院申报全省纪检监察先进集
    全省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先
    申报材料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