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情况报告 >> 正文
污水处理专项情况报告

关于污水处理项目情况的汇报尊敬的世行官员、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县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水流域下游首段的西岸。我们县人民政府对利用世行贷款的污水处理项目非常重视和支持。现将这个项目的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该项目于年3月开始筹备,年8月委托市咨询公司编制了《项目建议书》,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年4月13日以鄂发投资[]290号文批准该项目立项。现已委托武汉市政院编制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前基本已编制完成。

二、城区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城区生活污水和大部分工业废水目前为直接向汉江、踏平湖和西荆河排放,其水体自净能力十分有限,现已造成了踏平湖、西荆河水体水质严重污染。年县环保局对西荆河的水质进行了监测,其中悬浮物超标3.5倍,氨氮超标26倍,化学需氧量超标2.8倍,生化需氧量超标8.4倍。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上马,西荆河和踏平湖的污水经“引江济汉”工程的运河流入汉江。受流速和下游滚水坝的影响,这些污水将长期滞留在至潜江段水域内,势必会对该段水体产生污染,进而影响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库水水质。

三、城区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内容该项目选址在城区西南、沿西荆河一带,设计建设一座近期处理规模为3万吨/日、远期处理规模为7万吨的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截污干管,近期总投资6371.6万元。处理工艺为前置厌氧改良型氧化沟工艺。

(一)污水管网根据自然地势可将城区划分为三个排水收集区域:老城区、北片区和南片区。

(1)老城区根据统计数据,现阶段老城区平均排污量约3700m3/d,本工程拟采用污水截流方案(截流倍数n=2),沿堤壕东侧及丈八沟北侧各铺设一排截污干管,将老城区排往提壕和丈八沟的污水截流,两管在堤壕与丈八沟的交叉口汇合,再铺设一排截污干管,穿过丈八沟,沿堤壕东侧继续向南延伸至拟建的污水中途提升泵站。

(2)北片区该区依据自然地势及湖泊分布,又分为3个小的排水片区。

第一小片区为汉江大堤以西、西荆河以北、踏平湖以东所围成的城区部分,沿平湖路铺设一排污水干管一直到荷花中路与西荆河相交处;

第二小片区为踏平湖以西、西荆河以北、洪岭大道以东所围成的城区部分,沿荷花北路、荷花中路铺设一排—污水干管一直到荷花中路与西荆河相交处。

第三小片区为洪岭大道以西、西荆河以北、外环路以东所围成的城区部分,沿外环路铺设一排—污水干管一直到拟建的污水处理厂。

(3)南片区该片区也可以洪岭大道为界分为两小块。

第一小块为洪岭大道以东部分,沿荷花南路铺设一排污水干管,穿过洪岭大道后进入污水处理厂;

第二小块为洪岭大道以西部分,沿西荆河东侧道路铺设一排污水干管,在污水处理厂厂前与其它两个方向来水汇合后经一排污水总干管进入污水处理厂。

(二)泵站该工程共需兴建三座污水中途提升泵站;

第一座位于老城区堤壕边,将老城区截流污水提升并翻越汉江大堤送入荷花中路污水干管中;

第二座位于踏平湖与西荆河交汇处,将踏平湖东侧的截污干管的污水提升并穿越西荆河送入荷花中路污水干管中;

第三座位于洪岭大道与西荆河交汇处,将西荆河北侧城区污水提升并穿越西荆河送入洪岭大道污水干管中。

(三)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粗格栅、进水泵房、细格栅、旋流沉砂池、改良型氧化沟、二沉池、配水井及污泥泵房、储泥池、浓缩及脱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乡镇展开全民创业情况报告
       旅游部门领导履职情况报告
       校区治安全面整治情况报告
       防汛抗灾预防工作情况报告
       全县交通设备建设情况报告
       贫困县级城市工作情况报告
       征地铺路工作情况报告
       住宅停车收费情况报告
       洗煤厂主洗工艺改造情况报告
       交警队安全宣传情况报告
     
    机关财务个人述职报告
    城管队创建文明城市演讲稿
    建设高素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关注教学改革思想汇报
    镇宣传思想暨精神文明建设总结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
    教育局政策理论整改方案
    广电局发展网络质量安全整治计划
    积极分子培训演讲稿
    办公室企业内部管理总结
    机关作风问题投诉处理实施意
    城区污水处理费征收工作方案
    生活垃圾处理整治工作方案
    关于危险品事故处理办法
    废弃物处理项目建设调查
    建设污水处理厂听证会纪要
    机关公文处理手册
    处理好矛盾当好领导秘书
    如何做好公文处理中主题词标
    行政公文处理中常见格式问题
    情况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