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科学发展观 >> 正文
科学发展观概念综述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在西方发展观的历史演变和经验教训基础上,结合中国的传统历史和现实具体国情,针对全球性可持续发展问题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提出的,我国新时期社会发展理论。本文试就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我国古代哲学的契合之处加以阐述。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哲学实践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日益凸显的问题,只有更新发展思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人口控制、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和谐的基础上,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全面提高,才能使现代化建设事业兴旺发达。只有科学地分析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新形势,才能自觉地走上科学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我国社会发展道路中遇到纷杂理论问题和繁多实践问题的基础之上破土而生的,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我国社会发展做出的科学抉择。

一、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解析

任何一种发展观都是具体的历史条件下人类解决发展问题的思想结晶,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条件下人们对发展问题的理性思考和发展心态。科学发展观也不例外,它建立在当前我们对发展概念、范畴和发展理论研究基础之上。

传统发展观,或者把社会发展理解为政治制度的变革,把制度当成目的,即以政治为本;或把发展仅理解为单纯的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把经济发展又简单地理解为gdp的增长,即以经济为本。这是对发展的片面、简单的理解。与以往发展观不同,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认识的一种完善与超越。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首先,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坚持搞好“五个统筹”发展,把整个社会发展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工程。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其次,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正确地处理发展中的数量与质量、公平与效益的辨证关系,不仅强调数量的增长,而且更强调质量的提高;不仅强调发展的速度,更强调发展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和公平。实现了发展观从偏重数量到注意质量,从单一发展到全面发展的转变,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理念。

科学发展观坚持了人的自主性与认识的合理性统一,即坚持人的主体地位又兼顾发展内容上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这也使得科学发展观在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上更具创新性、前瞻性、科学性,更加成熟。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功底,也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下面简单介绍科学发展观与我国哲学思想的契合之处。

二、科学发展观的中国哲学基础

从理论基础和来源上讲,传统发展观由启蒙精神发展而来。启蒙运动唤醒了人类,使人类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但与此同时,也将“人类中心主义”强化和固定下来。启蒙精神暗含的功利性价值指向,导引西方完成了产业革命,使其在征服大自然方面积累了空前的力量。然而,物极必反,启蒙精神在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把人带入了生态、伦理和战争等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人大的民主改革解析
       会计科学发展观念的要求探析
       科学发展观集中培训内容与意义分…
       解析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经济发展
       医院200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
       200年房管局科学发展观调研汇报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下金融体制改革…
       研究生教育发展措施
       科学发展观成本控制研究探析
       教育局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探析
     
    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执政能力…
    农业局总结
    体育备课组总结高一
    公安民警全年总结
    民政局长开展科学发展观总结讲话
    巡视动员会讲话
    情人节爱寄语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构建和谐…
    民政局完善政务公开讲话
    老人节九九重阳节老干部活动致词
    发展花卉产业工作方案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管理办法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管理办法
    工业经济发展实施意见
    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代表实施
    农村党建保障机制发展实施意
    经济工作发展指导意见
    金融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指导
    文化与旅游发展工作要点
    社会跨越发展工作意见
    科学发展观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