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考察报告 >> 正文
赴山西阳城河南焦作旅游学习考察报告

赴山西(阳城)、河南(焦作)旅游工作学习
考  察  报  告
      11月17日至23日,市旅游局副局长张运来带队,组织双峰、新化、涟源、冷江四县市政府办、旅游局、财政局及部分景区景点负责人共15人,赴山西省阳城县皇城村、河南省焦作市进行旅游工作学习考察。出发前,市旅游局组织召开了考察团全体成员会议,明确了考察目的,提出了考察任务和要求。在考察过程中,考察团全体成员悉心考察,与考察地相关部门举行了认真的交流会谈。返乡前,又组织了热烈而务实的讨论总结。通过这次考察,大家增长了见识,开拓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对做好我们娄底的旅游业信心倍增。现将这次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 考察地旅游业发展基本情况
位于山西省阳城县皇城村的皇城相府,是清康熙帝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官至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的故居。相府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是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以来,皇城村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同时发展旅游产业,使皇城相府几年时间内声名鹤起,一跃成为山西省重点旅游区,国家4a级景区。去年,旅游人数突破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000万元。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总面积4081平方公里,人口345万,去年地方财政收入24.4亿元。焦作市是传统的煤炭大市,现面临资源枯竭。1999年以来,焦作市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现已建成3个4a级景区和一批3a及3a以下等级景区。去年焦作市接待海内外游客690万人次,门票收入达1.75亿元(其中云台山景区的门票收入在五一黄金周中位列全国第五),旅游综合收入41亿元,占全市gdp11.2%。焦作市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焦作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被业内称为“焦作现象”,并入编全国统编高中地理教材。
二、 考察地发展旅游业的经验及特点
(一) 领导重视,政府主导,龙头产业“龙头”抓
焦作市将旅游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龙头产业战略目标确定之后,市里主要领导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担任实职,统筹全市旅游发展事项,对全市旅游发展行使最高决策权、管理权。为全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每年都要多次召开常委会议和常务会议,每年都有要召开高规格的全市旅游工作会议,每年都要出台一个有关旅游业发展的文件,研究部署推动全市旅游工作。市委书记市长不仅在资源保护、旅游规划、旅游投入等宏观问题上重视和支持,而且在微观具体工作上也非常重视,细致到“黄金周”的报道总结,游客的投诉都要亲自过问。新任的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在发展旅游业上“咬定青山不放松”,提出“抓旅游工作的态度要坚决,不能动摇;力度要加大,不能放松;领导要加强,不能削弱”,“坚定不移地把旅游业放在第三产业的龙头加快发展,坚定不移地把旅游业做大做强做精”的口号。今年10月27日,市委书记带队到北京,邀请首都旅游届专家学者、旅行社老总和普通游客代表以及各大新闻媒体,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焦作旅游服务征求意见会。重视支持的力度可见一斑。
山西省阳城县皇城相府旅游业的崛起也明证了领导重视的关键作用。皇城村通过兴办村级集体煤矿有了一定的积蓄,以张家胜书记为首的村支两委班子清醒地认识到,皇城村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决不能仅仅依靠有限的地下资源优势。他们把目光瞄准了康熙两次入住,建筑礼制规模宏大,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赴牡丹江哈尔滨市学习考察报告
       菏泽市优化发展环境考察报告
       赴临沂德州等开发区学习考察报告
       江苏省金坛市国土所建设情况考察…
       赴江西省抚州赣州等地学习考察报…
       赴港澳考察报告
       赴法国培训团考察报告
       对长沙经济社会发展考察报告
       城市建设考察报告
       外地学习考察报告
     
    有关企业产品质量的发言材料
    国税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演…
    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稿
    康复科护士长就职演讲
    优化课堂结构渗透美学教育英语德…
    养犬管理办法
    城管干部文明执法整顿讲话
    改进作风 优化经济环境情况汇报
    20年小学校工会总结及安排
    党员创先争优个人计划
    山西左云平遥等地考察报告
    赴山东寿光学习考察报告
    三问山西生态煤黑子如何披绿
    山西吕梁市委书记聂春玉不要
    山西省代省长孟学农纵谈山西
    山西纪委书记惩治腐败是执政
    山西黑砖窑非法雇工事件后处
    山西电建情系职工慰问演出上
    考察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