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调查与思考 >> 正文
几个农村问题调查与思考

如湖北官桥村至今仍有220多人在外,而且多是年轻人,年龄在20-35岁,占总人口的18.3%。在河南外出打工的情况更为常见,我曾经在11底的一天(农闲时节)连续走访好几个村子,但是家家关门闭户,除了一些老年人,村里基本上看不到人。村里的地大多是60岁以上的人在耕种,20到50岁的农民大多数都在外地打工,而且是夫妻一起出去,主要前往北京,深圳和广州等地。这是因为一方面河南的土地资源少,种植带来的收入就少;另一方面河南的人口多,有3个孩子的人家很多,养育子女的负担就很重,不得不靠外出打工来增加收入。   河南外出打工的人一人一年的纯收入有5000-6000元,但是难度也越来越大:一是没有一技之长,在城市里找不到自己能胜任的工作;二是进入城市的人际圈很难,没有熟人介绍,自己一个人找工作的难度很大;三是拖欠工资的情况严重;四是劳动强度大,多数农民外出打工都是在私营企业里,工作时间长达每天10多个小时,几年下来健康状况严重恶化。另一方面工作条件恶劣,安全得不到保证。有一个厂家的工人多数都患有肾结石,原因是工厂里的水被污染了。还有的老板为了防止工人辞职,收取几百元的押金,有的甚至扣留工人的身份证。外出打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急需社会的关注和保护。    计划生育问题   湖北新贺村的计划生育政策落实的很好,90年代中期以后村民的意识就提高了,逐步不再需要村干部监督和做工作,计划生育已成为村民自觉的行为。四十岁左右的夫妇多数只有两个孩子,30多岁的夫妇一般只有一个孩子,哪怕第一胎是女孩,在政策容许生二胎的情况下,农民也会主动放弃生育的指标。而河南的情况则相差很多,四五十岁的父母大多都有三个孩子,三十岁的父母大多有两个孩子——但是没有男孩子的家庭往往要再多生一胎。   这种差别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我不认为执行力度的差别是一个主要的原因。河南打击超生的决心是坚定的,手段也是强硬的,甚至工作人员打人的现象都很普遍,还出现过推倒超生人家房子的事情。而且河南农村还流行一种做法,超生夫妇“潜逃”之后,把超生夫妇的双方家长拘禁起来,几年前还出现过要把所有近亲属都拘禁起来的规定。   第二,河南和湖北的农民对于子女的期望是共同的——“迈出农村的铁门槛”。他们都非常重视让孩子受教育,因为农村的生活苦,体力活重,而收入又少,社会地位低。同时两地的农民们也都会竭尽全力供孩子上学,即使砸锅卖铁也要供到底的决心是相同的

。   那么两地农民的区别在哪呢?我认为主要是思想不同,河南农民的思想更保守,更封建。湖北农民因为决心要让孩子受最好的教育,可是教育的负担很重,所以自发的不多生孩子,也就是说要对孩子负责任又不想让自己过得太苦;河南农民是也决心要让孩子受最好的教育,也知道教育的负担很重,但是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能没有儿子。在他们心目中“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观念根深蒂固。河南有些村庄至今还保持着很多传统的习俗,例如正月十五“送灯”(到坟地挂灯笼,放焰火)和“烧香”(除夕、初一、初二、初三和十五这五天晚上为亡人点香,要保持香火整夜不断),这些活动都是很严肃也很正式的,如果有家庭不参加这些活动则要受到全村人的道德谴责,而且参与这些活动的只能是儿子和儿媳妇,出嫁的女儿已不被视为本家人了。同时男孩子受教育的情况要好于女孩,在一所乡下高中里,三年前男生是女生的4-6倍,现在仍是女生的2倍。相比较而言,湖北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例如“倒插门”(婚后男方到女方家居住)的情况很多,人们也逐渐接受了这种现象,对于在岳父岳母家生活的女婿也没有鄙视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老人们把外孙也称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湖北省武汉市推行一免两补政策调…
   土地纠纷调查与思考
   农村土地经营管理问题调查与思考
   对目前农村税费改革问题调查与思…
   维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调查与思考
   调查与思考农民增收五题
   农民经济组织创新调查与思考
   对当前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调查与…
   免征农业税后农村出现新问题调查…
   当前村级财务管理问题调查与思考
 
地税局科室人员年终总结
家长家教经验交流心得感想
学习八荣八耻演讲发言材料
机关作风整顿动员大会讲话
财务分析报告撰写几个问题
珍惜今天奉献岗位信用社演讲
科学发展观发言材料
新闻党支部创先争优实施方案
为什么构建和谐社会要注重社会公…
解放思想主题实践活动自查报告
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方案
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方案
争创农村公路示范县工作方案
农村医疗救助工作规则
改善农村支付环境管理办法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管理办法
农村社保实施工作意见
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代表实施
农村党建保障机制发展实施意
农村居民建房管理工作意见
调查与思考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