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辞职报告 >> 正文
科学发展观总结

     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 , 按照镇党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学校支部高度重视,结合学校实际,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
一、学习实践活动的整体情况

我校学习实践活动于 2009年 9 月 正式展开,到 2009 年 元 月 结束。为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确保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学校全体干部职工积极投身于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根据镇党委的统一部署,学校及时成立了学习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制定了《上庄中心小学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整个学习活动严格按照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稳步推进。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圆满地完成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做法

(一) 学习调研阶段 ,我们始终抓住学习宣传科学发展成就的主要环节做工作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 根据局党委的要求, 及时成立了以学校支部书记为组长,其他支委为副组长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同时,研究制定了《上庄中心小学支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对每个环节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二是召开动员大会。 迅速 召开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动员大会, 会议传达了镇党委的会议精神,认真研究学校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工作安排,制定了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和第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及日程安排,对学校开展活动进行具体部署。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开展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认真参加学习、教育、查摆、交流、整改等各项活动,切实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做到增强科学发展意识,提高科学发展能力,破解科学发展难题,创新科学发展体制,促进学校又快又好发展。

三是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 学校为全体党员发放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材料,每位党员除参加支部集中学习以外,每天都坚持自学, 学校党员体会一篇。人均完成学习笔记 3千余字。还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参加理论知识测试 1 次,进一步巩固了学习内容。
五 是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充分利用学校网站等形式集中宣传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部署安排,深入宣传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着力营造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浓厚舆论氛围。此间, 学校网站发布相关文章 20多篇,

(二)分析检查阶段,我们主要抓住撰写分析检查报告、破解学校生存和科学发展难题做工作

一是召开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召开了支部专题民主生活会 每位班子成员都能紧紧围绕“对照科学发展观找差距”的主题,针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各自工作实际 查找领导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问题原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提出了整改措施。 民主生活会始终洋溢着民主团结、求实创新的良好氛围, 立足点是坚定信心,带领党员和职工走出困境。生活会 达到了沟通思想、增进团结、提高觉悟、加强班子建设的目的,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是认真撰写分析检查报告 。 分析检查报告是前段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整改落实的主要依据。进入学习实践活动第二阶段以来,学校支部把撰写分析检查报告作为把握学校发展规律、查找突出问题、剖析问题根源、理清发展思路、形成科学发展共识的重要契机,坚持把学习成果、专题调研成果、民主生活会成果转化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乡村科学发展观总结
       乡镇科学发展观总结
       学校科学发展观总结
       发改委政府信息总结
       煤炭局情况总结
       社区综合治理小结
       文化局政务公开发展总结
       科技局项目建设总结
       文化局语言文字总结
       学校加快审计服务总结
     
    遏制违法用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发言…
    乡镇党政办计划
    思想汇报职业类3
    区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专项规划
    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推广座谈会经验…
    具备五心树立组工干部新形象
    林业局深化创业创新讲话
    移交文书照片重大活动等档案管理…
    城区领导述职报告
    中秋幽默短信4
    发展花卉产业工作方案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管理办法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管理办法
    工业经济发展实施意见
    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代表实施
    农村党建保障机制发展实施意
    经济工作发展指导意见
    金融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指导
    文化与旅游发展工作要点
    社会跨越发展工作意见
    辞职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