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公文处理 >> 征文范文 >> 正文
电力安全家书征文八

电力安全家书征文(八)
安全伴随你我他
  老公:安——全,在唇齿的开合之间,是一个很轻易的说出来,却又很沉重的一个词。这个词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天开始,耳边不知重复了几千遍几万遍。“孩子,绕过前面的石子。”这是母亲在我蹒跚学步时的指点。“当心路上的汽车啊!”这是父亲在我骑车上学时身后的叮咛。“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是现在,我和同事们天天上班时恪守的信念,在人生的旅途上,安全伴我同行!安全伴随你我他。-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安全都是如此的重要:它是通往你成功彼岸的独木桥,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你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去感受成功的快悦;它又是培育幸福的乐土,只有在安全这片沃土的培育下,幸福之花才能随时绽放在你的生命旅程;同时,安全更是社会繁荣发展的基石,基石的稳固与否,将直接影响我们前进与发展的步伐。有一种基本的权利叫安全,拥有了安全,虽然不可能拥有一切,但没有安全就一定没有一切。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多一份自律,就多了一份安全的筹码;多一份警醒,就拥有了一张通往安全的绿卡。人类生存的几大要素莫过于此:健康是前提,物质是基础,精神是源泉,而安全,则是堡垒。一个让我们生命的状态时刻保持安全与平衡,让我们生存的环境时刻布满宁静与和谐的堡垒。它好比国旗护卫队的骁勇旗手,守护着一面神圣的敬仰。没有了安全,再健康的躯体也在灾难逃,再丰厚的物质也会变得一文不值,再丰沛的精神源泉也如无本之木。如此这般,人类的生产生活便如大敌当前,惶恐与不安充斥着脑际,人类的命运变得脆弱与多桀…………
  天天,我们在半强制状态下学习一个一个足以令我们警醒一生的悲剧。可为什么,供我们学习的材料是那样的络绎不绝,那些悲剧中的主角,难道他们不曾学习过?他们难道就没有在一份又一份满含鲜血与泪水的事故材料中,听到过生命的警钟?
  当淋漓的鲜血、渴望的眼神成为悄然的陨落,当空中快乐的翱翔成为永恒的别离,当有爱就有家的宁静被无情的剥蚀。我想问一句:“安全,你忽视了吗?,安全,是谁已经将你早早遗忘?古人云:苛政猛于虎,而此情此景,我却分明听到晴天霹雳一声怒吼:天灾无法抗拒,人祸天理难容!!!他们何其不幸,有多少生命已经无辜断送,而我们又何其有幸,历经无数血淋淋的教训之后,我们的政府、社会对“安全”这两个字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的实施,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体现了对生命这一基本人权的尊重。-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生命不再重来,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大于天,让悲剧不再重演,让人生一路平安。我希望,从马路上传来的不是紧急的救护车声,而是来往车辆有节奏的喇叭声;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牢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活动主题,让世界每个角落都布满欢声笑语!让生命之花开得更艳,我也希望有一天,我们会惊喜的看到:安全意识在心中,安全教育在进行中,安全措施在落实中。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工作没有几及格,只有满分。让我们都来关爱生命,关注安全,让安全从墙上,报刊上走下来,走进你我他的心中。
  亲爱的朋友,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请让我们牢记:让安全伴随你我他,让幸福快乐进万家!!!
  妻子:xx
  2006.07.26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电力安全家书征文四
       电力安全家书征文三
       电力安全家书征文五
       电力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征…
       园丁颂教师节征文
       教师节征文师德育人师魂兴校
       献身国防现代化征文不可小觑简单…
       献身国防现代化征文投身新军事变…
       端午节征文端午节内涵应当与时俱…
       残疾人有奖征文通知
     
    县农业部门年终报告
    供电企业用诚信铸就品牌演讲
    办公室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加强警察队伍建设的调研方案
    总结乡镇工会总结
    企业年金移交意见
    法院努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商标监管情况汇报
    乡镇党委换届选举会议讲话
    技术指导进村实施方案
    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实施意见
    农产品安全管理工作意见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意见
    消防安全检查活动方案
    药品安全评价实施工作方案
    药品安全机制建设意见
    乡村消防安全扶持实施意见
    加强春季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意
    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工作汇报
    食品药品安全办职责实施意见
    征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