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公文处理 >> 作文范文 >> 正文
把读书权利还给学生

在教《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时,就让学生反复读课题,“同学们,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这一问题刚提出,学生的思维像开了闸的洪水,“这个衣袋里装满昆虫的人是谁?”“他为什么要把昆虫装在衣袋里?”“他用衣袋装满昆虫干什么?”“他不怕被昆虫咬吗?”学生有了读和问的权利,主动性完全被调动起来。这样变教师展示教学目标为学生提出学习目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除了在课前,还可以在课中、课后,让学生反复读,质疑问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五、课上灵活多变,以读释疑
从生疑到释疑是学生学有长进的历程。在预习新课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读书时找不懂的问题,比比谁找得多,找

得好。而学生初读课文时,产生的疑问有许多是对课文理解不深引起的。对这些疑问,只要细读课文,联系插图或想象,稍加思考就能解决。因此,教师不要急于解答。尤其是古诗,可以让学生联系注释来理解。如我校戴建梅老师教《观书有感》这首诗时,组织了一系列读的活动。一读,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二读,质疑,作上记号。三读,查字典,读注释,解疑。然后,还有不理解的,戴老师再启发、点拨,之后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解决,解决不了时教师再予以帮助。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读书能力,又让学生尝到了学习的成功乐趣。
六、学习谋篇之法,以读促写
学生的写作往往是从仿到创。教材又是学生模拟写作的好材料。如《小镇的早晨》一课学完后,可以搞一个总分段落的读写结合,重点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介绍作者是抓住“四多”――船多、人多、农副产品多、小摊子多把总起句“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写具体的,然后让学生模拟这一自然段,用总分的方法围绕“秋天的田野真美呀!”写一段话,学生可以模拟,而且并不难。还有《九寨沟》的第二段,《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十段都是并列段落,描写两个事物,中间用一句话自然地衔接。读懂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自己去过的一个地方选两处景物来写,中间用一句话自然过渡。学生有章可循,自然写得津津乐道。
总之,“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如李白、徐志摩、莎士比亚等等,他们不是老师教出名,而是自己博览群书,自学成名。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课内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会读书;课外组织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谈谈小学课外阅读
       引导学生阅读要有自己见解
       以人为本以德治校切实未成年人思…
       浅谈新课程标准对中学体育教学观…
       新课程标准体育教学七步曲
       新课程标准实施与体育教师角色重…
       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角色定位
       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精神与德育
       中小学德育横向渗透各门学科衔接…
     
    asp制作学生档案治理系统
    200年学校工会报告
    违法排污厂矿整顿方案
    乡镇医疗制度调查报告
    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讲话
    民政局残疾人服务管理意见
    笔杆子写作经典用语
    优秀党务者推荐材料
    文艺晚会上春节致辞
    清明知识教学实践方案
    市委学习组读书会结束
    市委读书会暨交流会结束
    工业工程相关读书笔记
    县委书记科学发展观活动读书
    读书活动座谈会上心得交流发
    读书笔记
    邓小平读书法心得体会
    人大主任人大机关读书学习会
    原创首发公司员工学习型读书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作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