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初中作文 >> 初一作文 >> 正文
自然之旅作文

清晨,走出家门,迎着初升的太阳,跟随夏风的步伐,开始我的自然之旅。
   来到大坝上,看群山连绵,云雾袅绕,真是“雾锁山头山锁雾”啊。更有那小小的山峰藏在云雾见,调皮的露出尖尖的小脑袋,若隐若现。一道清澈的水划开了与对面山川的界线,白色的、淡淡的、薄薄的雾笼罩在水面上,似是一位害羞的姑娘,用面纱挡住了自己美丽的容颜,生怕被别人看见了自己的真实面貌。
   沿着小路走下去,香樟树那绿油油的叶子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另一边的牡丹顶着大大的帽子安静的守护着这片土地。春天过去了,盛夏正在进行中,牡丹却依旧未开,是在等待着什么吗?知了还未从美梦中醒来,一路上也听不到鸟儿们的天籁之音,连大树也只是在一旁静默着。只有夏风从身边轻轻掠过,摇晃着树叶儿们,听,那是它在叶子们起来呢。路边的含羞草微微张开了小嫩叶,轻轻触摸它,它又慌忙低下了头,将叶子收拢了,好久之后才小心翼翼的露出容颜。山上岩石间生长着的不知名植物弯下了纤细的腰,它是否是在向人们鞠躬,欢迎人们的到来呢?向日葵仰起头,望着太阳微笑。四周一片寂静。
   中午,太阳高悬空中,炙烤着大地。道路两旁栽满了大树,阳光透过叶间缝隙倾泻在地上,知了躲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歌唱:“知了——知了——”它们的歌总是一个调子,总是单曲循环,却不似汽车鸣笛声般刺耳,相反,给人以美的享受。时常会有小麻雀叼着食物蹦跳着从我面前经过,有时还会侧目观察我一会才放心的离去。勤劳的蜘蛛正忙着织网,它的劳动成果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辉。天空很蓝,白云慢悠悠的飘过,在一座山上向阳的地方生长着许多我叫不出名字的可爱植物,它们迎着阳光,随风起舞,翻起浪花般的白绒。
   阳光渐渐黯淡,挥挥手,再见了,我的自然之旅。

【写作指导:小学三年级有效的作文指导】
   三年级正是初写作文的阶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指导。

一、抓阅读
   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首先是课内阅读,我们在讲每篇课文之时,应除了让学生明白课文内容及思想感情外,还应从写作方法上给学生加以指导,如为了突出中心作者是如何选材的;写人记事的文章作者怎样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将文章写生动;写景的文章又如何通过眼观、耳闻、鼻嗅等调动各种感官将景物描写得很美的等等。
   其次是课外阅读,由于学生阅读得少,积累的不够,才会出现作文无话可说,语句平淡。对此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也要从课堂抓起。在读课文时,要运用丰富多样的形式来读,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另外,我们在课外读物的推荐方面也应注意。对于三年级学生,我们应推荐些故事性、趣味性强的难度适中的一些故事;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先由这些课外读物,提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再逐渐到作文书籍、科技类书籍,再到小说、报刊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愁他们不读书,书读多了,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写起作文来就会得心应手了,可谓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抓修改
   美国作家科德威尔曾说过“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还有“推敲”一词的来历等,都说明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同一个意思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修改作文是要找到最恰当的表达方式。我们的同学,作文写完大多只读一遍,有的甚至一遍也不读,才会导致我们常常在改作文时出现

[1] [2]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chuzhong/chuyi/201309/200039.html
  • 上一个初中作文:
  • 下一个初中作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800字
       第一次煮面条作文
       春节的酸甜苦辣作文
       乐背古诗作文
       车到山前必有路作文
       难忘的初一生活作文
       春天的风景作文
       团圆饭作文
       玫瑰的梦想作文
       我上初中了作文
     
     感谢有你们
     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爱家乡的味道
     我有一片天空
     难忘的初一生活
     那个小报亭
     描写鸽子的作文
     幸福的眼泪
     夜色中
     奇妙的海底生物
    我的北京之旅作文
    大自然真让我着迷
    藏在自然中的美作文
    杭州极地海洋公园之旅作文
    心静自然凉作文
    大自然真让我着迷作文
    梦幻之旅作文
    阿里山之旅作文
    大自然的魅力作文
    虎山之旅作文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3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