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正文
草原之旅作文400字

或许我的名字中带有“草原”这两个字,不知怎的,我对大草原早就有一种莫名的向往感。今天,我终于圆了一个梦,去了我梦寐以求的草原游玩。
   车行了很长时间,终于看到了一片绿,一片使人心旷神怡的绿。车越往前走绿意越浓,我的眼前尽是绿色。啊,美丽的草原,我来了!在这草原上,有许多洁白的大风车,为草原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咦?那些白色的,不停地运动着的东西是什么?哦,是羊群!那些羊在草原上穿行着,不紧不慢,仿佛是高雅的爵士。绿色的草原,上面点缀着各种颜色的小野花。远远的,一层薄雾笼罩着草原,为它增添了几分神秘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站在草原之上,尽情地享受着草原的美丽景色。这里的空气格外的清新,沁人心脾,一时间,什么作业、什么压力都跑得无影无踪。我就站在这里,站在一片绿意中,享受着草原的气息。
   突然,一声马的嘶叫惊醒了我。我最爱骑马了,我可不能错过。骑上草原的高头大马,英勇神武,兜了四圈,老妈的腰包可惨了。
   下了马,我们又在草原上拍照。拍照之后,天色已晚,我们该回去了。
   我坐在车中,可心却在那辽阔无垠的草原之上。草原,我爱你。

【写作指导:小学作文起步写法大全】

一、通篇拟人法
   采用通篇拟人法写景,要把看到的一切都写得像人那样有思想、有情感、有动作。采用通篇拟人法写景是把看到的各种各样景或物都比拟为人,因此它们的语言、动作、思想,全文显得和谐。

二、景物幻化法
   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凝望某一景物时间较长以后,好像这个景物动起来变成另一种事物,这就叫幻化。幻化的景物实际上是随作者的联想或想象而构成的一幅新情景。采用景物幻化法写景就是把这种想象出来的情景写下来。采用景物幻化法写景首先要对原来的景物作必要的交代,这样读者才能知道新情景是由什么景物幻化出来的。当然这种必要交代可以在幻景之前,也可以在幻景之后。其次描写幻化景物时要注意完整性、连贯性,能帮助读者构成新的情景。

三、比较异同法
   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平地。”事物的特点往往在比较中得以显现。采用比较异同法描写景物,首先要有比较点。例如对两种植物相比,可以比颜色,比形状,比香味。有了比较点,就能比出差异来。其次要比出景物与众不同的特点来。有些自然景色粗看过去,大同小异。但是,通过比较可以从小异中比出特征。例如,同样是雨,就有暴雨、大雨、细雨等区别。比较有两种。一种是纵比,将现在和过去比较,通过事物的发展变化来说明问题;另一种是横比,即对两种事物进行比较,找出相异点来。采用比较异同法描写景物时,要灵活选用。

四、借景抒情法
   采用措景抒情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带着强烈的感情来写,做到寓情于景,使客观的景物带上作者的感情色彩。这样,读者看了以后,会自然而然地引起同感。在抒情时,要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语言要优美而富有感情色彩。采用借景抒情法要做到景情相应,写景和心情要一致。

五、方位介绍法
   采用方位介绍法描写环境,可以以“我”为中心,按照前后、左右、上下的方位介绍,也可以按照自然界的东、南、西、北的方位介绍。采用方位介绍法描写环境,首先要把观察点交代清楚,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是站在哪一个位置看到的。其次,要按照方位有顺序地描写,不要一忽儿东,一忽儿西。此外

[1] [2]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xiaoxue/wunianji/201309/199577.html
  • 上一个小学作文:
  • 下一个小学作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我的读书经历作文
       名字的烦恼作文
       垃圾桶的自述作文
       我的理想作文450字
       班干部不好当作文
       建议书作文
       我的“野蛮”女友作文
       假如我是一只喜鹊作文
       钟的魔力作文
       美丽的菊花公主作文
     
     雏鹰小队——健身小队
     校园美景
     烛光里的妈妈
     我成了棋迷作文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作文
     放烟花作文
     高山上的贝壳作文
     高山上捡贝壳作文400字
     我学会了跳绳作文
     古诗中的思念作文
    公主湖骑马之旅作文
    沙漠之旅作文
    我的黄山之旅作文
    三峡大瀑布之旅作文
    我的公交之旅作文
    洞头之旅作文
    曲阜之旅作文
    夜晚之旅作文
    蚂蚁王国之旅作文
    阳光沙滩之旅作文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3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