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 正文
二十一世纪的新天上作文

在二十二世纪,天上面有许多皇宫,大约离地球500亿千米远,你也许会问:这么远怎么去呀?放心,我早有准备,你又想坐飞机?错!飞机早就落后了,我拿出一个5平方米的小东西,又拿出放大机把它放大几百倍,我就可以坐进去了,这个东西叫“超光速”,它非常快,你只要进去在操控室写上要去的地方,它就会把你送过去。我坐进去在操控室的白板上写上“王母娘娘的宫殿”,写完就坐在乘客坐上,看窗外的风景。你也许会问,怎么打发时间呀?可能你还不知道“超光速”1秒能飞1亿千米。几分钟后我到了。看见了王母娘娘的宫前有玉帝正和王母娘娘谈话,我觉得没意思就走了,我去了月宫,看见嫦娥和七仙女正玩捉迷藏,我也过去陪她们一起玩。我们玩的很开心,很快乐。晚上,我在嫦娥的宫殿里睡觉。第二天我就回去了。因为天上一日,地下一年,不回去也不行呀!
   天空之旅好吗?如果觉得好就来试一下吧!

【写作指导:怎样让作文变得情趣盎然】

  人教社新教材第一册第七单元作文训练是自由写作实践,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校园内或家庭中的某一事物,写一篇作文。要写好本次作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抓住事物生动的形象特征

  任何事物都有其固有的生动的形象特征,观察时就要抓住这些特点,并形象的描述出来,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物。写植物,可以写其形态、高矮、颜色、气味等;写动物,可以写其皮毛色泽、五官四肢以及鸣叫声音等;写静态的物体,可以写它的大小、长短、颜色、质地、轻重等。()同时还要运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各种感觉器官从不同的侧面感知事物,抓住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下事物的不同情态,并选用准确的词句来表达。例如,同是红色,但枫叶火红、桃花粉红、红豆鲜红、红麻紫红、海松黄红,五种红色,各不相同。写作时就必须一一区别,不能一概而论。

  二、介绍一些相关的科学知识

  每一种事物都蕴含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写作时作一些相应的介绍,可以让读者获取一定的常识,更深的了解所写的事物。例如写植物,就可写其萌芽、开花、结果等生长规律及种子的传播、食用或药用价值等;写动物,就应介绍其生活习性及与人类的关系,或者仿生学上的作用等;写静态的物体,就可以介绍其功用、内部构造、艺术价值等。而这些相关的科学知识,可以源于深入细致的观察了解,可以向字典或专业书籍取“经”,也可以求助于师长或者互联网。

  三、通过联想想象赋予其思想感情

  一篇介绍事物的作文如果只写出其生动的形象和相关的知识,那事物还是“死”的。要想把事物写“活”,还要通过丰富的联系和想象,赋予其“人”一般的思想感情。写植物,可以写出其特有的精神品质:如小草的坚韧不挠、青松的凌霜傲雪、翠竹的虚心劲拔、梨花的纯洁无瑕;写动物,可以写它的特别可爱之处:如狗的勇敢忠诚、猪的笨态可掬、免的机敏聪明、牛的忠厚老实;写静态的物体,则可以写出它特殊的来历(如课文《羚羊木雕》)等。同时要借助各种修辞手法,运用饱含情感的语句,把这些特殊的感情表达出来。

  只要做好了以上几点,就必定能让你的作文写得情趣盎然。

  • 二十一世纪的新天上作文
  • &rsaquo

    [1] [2]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xiaoxue/sannianji/201401/203489.html
  • 上一个小学作文:
  • 下一个小学作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关爱的作文
       圣诞节礼物作文300字
       眼镜的自述作文300字
       音乐迷老爸作文300字
       我学会了洗衣服作文300字
       我最爱的金鱼作文300字
       第一次帮妈妈做家务作文300字
       山中一日游作文300字
       我的小白兔作文300字
       上学路上的陌生人作文250字
     
     三月三吃鸡蛋
     我们世纪作文300字
     感动作文300字
     冬天作文300字
     折千纸鹤作文300字
     二十一世纪的新天上作文
     关爱的作文
     圣诞节礼物作文300字
     眼镜的自述作文300字
     音乐迷老爸作文300字
    二十年前的故乡
    十一月,那时的迷彩
    二十二世纪畅想作文300字
    一位外国人捐的二十元
    二十后再回家乡
    二十年后的家乡
    二十年后回故乡作文400字
    十一见闻作文500字
    二十年后的同学聚会作文
    小学作文十一见闻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3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