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小学作文 >> 二年级作文 >> 正文
放假了作文200字

星期四,我早早地去了学校,因为今天是期末考试的日子。我刚到学校,发现班里已经有人了,我想:我来得不是最早的。但是我没有因为这件事而不好好考试。丁……,开始考试了,没过一会儿老师就喊:“收卷了,收卷了。”时间过得真快啊!过了半小时数学考试就开始了,当然,数学考试肯定也会非常快。果然数学考试也非常快。
   两门考试都考完了,蒋老师就及时地跑过来给我们盛放。吃完饭,我们就开始大扫除了。等地板变得干干净净了老师才喊放假。牛通社的小朋友,就开开心心地上楼听讲坐了。讲座听完了我就回家了,回家的路上我一边唱歌,一边想回家妈妈会带我去干什么呢?刚到家妈妈就问我:“我们去球场跳长绳,打羽毛球好不好?”我连忙叫到“好,好。”今天真开心呀!

【写作指导:写好话题作文的三个要点】

  一、从提示材料中引申话题

  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能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以上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其实,这段文字所包含的思想,对我们为文、处事、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都有启发。

  请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道作文题兼有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特点,是作文命题的突破和发展。与一般话题作文相比,本题的材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是我们确立话题的依据。()正如提示语中所说,“这段文字所包含的思想,对我们为文、处事、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都有启发”。那么,这段文字中所包含的“思想”到底是什么呢?这点不清楚,作文就无从下笔。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读懂材料,掌握材料所蕴涵的主旨;只有仔细阅读材料,充分理解材料的内涵,确定一个写作的话题,才能写出符合题意的作文。

  上述材料中,关键的句子是“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这就等于告诉了我们:只有深入事物内部,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只有跳出事物本身,才能更清楚、更全面地了解事物,而不被事物的表面和局部迷惑。其实质说的是“内与外的辩正关系”,这其中的道理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一定类似的地方。

  从材料的内涵和性质来看,谈的是“内”与“外”两个方面的辩正关系,确定话题时应该是一个关系型的话题,因此,该题的话题我们可以确定为“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

  二、从提示语中挖掘话题

  有的材料仅仅提供给我们一种表象的东西,就像是举例,而没有揭示出实质性内容,作文的实质往往隐含在提示语中。这时我们就不能只关注材料,更主要的是要关注提示语,并认真分析,明确话题。

  例2:阅读以下提示,根据要求作文。

  镜头一:武侠小说风靡了几代读者,其实,以侠为人格理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精神传统。言情小说则往往将花样年华与感伤情调交织在一起。这都是作品吸引众多青少年读者的原因

[1] [2] [3] 下一页

来源:https://www.98523.com/xiaoxue/ernianji/201401/204349.html
  • 上一个小学作文:
  • 下一个小学作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丰收的秋天作文150字
       早晨的雾作文200字
       奶奶的生活小窍门作文250字
       我眼中的秋天作文200字
       节水金点子作文250字
       我爱钓鱼作文200字
       快乐充实的一天作文200字
       小小的铅笔作文200字
       我的家乡作文250字
       冬天作文200字
     
     我的同学作文100字
     秋游作文150字
     美味的鸡翅膀作文200字
     我勤劳的妈妈作文200字
     世界上最好的礼物作文200字
     我最熟悉的人作文200字
     放假了作文200字
     丰收的秋天作文150字
     早晨的雾作文200字
     奶奶的生活小窍门作文250字
    我的烦恼消失了作文300字
    长大了作文300字
    这件事我做错了作文300字
    放假第一天作文600字
    下雪了作文200字
    我换新同桌了作文
    我已上三年级了作文300字
    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作文20
    老师笑了作文250字
    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作文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2010-2013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