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科学发展演讲 >> 正文
浅谈用科学发展观培育企业文化

红星电器厂年底完全摆脱困境。这充分验证了企业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可以说,企业文化以它无限的张力渗透到企业发展的血液中,像磁石一样,凝聚人心,散发出文化的生命力;像引擎一样,激发出蕴含在每一个人身上的智慧和创造力, 
  萌发出企业文化的勃勃生机。 
   
  二、以“以人为本”为切入点,着力丰富企业的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不是“企业”+“文化”,更不是附庸风雅借以装饰企业的文化,而是企业的精神主宰。如果只讲究企业文化标语口号的华丽时尚,只追求企业文化宣传的热烈响亮,而不注重企业文化的贯彻落实,就会落得个“团结”口号喊得震天响,内部却散沙一盘;“创新”理念很时尚,但是观念依旧、机制老套“新瓶装老酒”等等。只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在全体职工的头脑中所形成共识的价值趋向,才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决定企业发展的成败。对于构建企业文化,我们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理念,才会在职工中形成统一的思想意识,激励职工奋发进取,甘于奉献,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建设一体化。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以人为本”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思想家曾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近代西方人本主义亦反对迷信、崇尚科学;反对专制、崇尚自由;反对神性、张扬人性。而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他们创造了社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他们让这个世界变得欣欣向荣,生意盎然。社会是如此,国家是如此,一个企业、一个团队,同样应该如此。    以前我们谈到企业文化的“以人为本”时,通常总是说要“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等,但是从其着眼点来看,都是为了调动人的积极性,去搞好工作。然而,从科学发展观来看,这是有失偏颇的,至少是不全面的。因为它只是看到了人的手段性一面,而没有看到人的目的性一面。当我们在谈到作为具体的人——企业员工时,他们总是目的性和手段性的统一体。就是说,如果我们讲“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只是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那么也就是只看到了员工的手段性一面,实际上也就是把员工看作是完成工作任务的一种工具了。然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则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我们还要看到人的目的性一面,即除了企业的发展之外,还要关注人的发展。因此,我们讲“以人为本”应是“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即把“发展人”作为“以人为本”的根本内涵之一。“发展人”的根本意义在于使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即使每个人的个性全面健康地发展,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和释放。实际上只有把“发展人”纳入到其中,才体现了企业文化管理的“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的真谛。而这也正是我党“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要求和体现。科学发展观把企业文化管理的“以人为本”的主旨,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基本思想就是人是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人是能动的,与环境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简报之一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简报之二
       药检所演讲稿践行科学发展观为药…
       消防副支队长科学发展观演讲稿
       规划和建设局窗口科学发展观演讲…
       工业园区职工践行科学发展观演讲…
       公安女刑警践行科学发展观演讲稿
       广电广播电视局员工科学发展观演…
       种子管理事业科学发展观演讲稿
       广电广播电视局员工学习科学发展…
     
    与同学们谈学习策略
    和改进城市社区服务意见
    县经济开发区一季度小结及下步安…
    钻井队柴油机司机长典型发言材料
    20年旅游局政风评议调研方案
    银行支行副行长竞聘演讲稿
    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心得体会十二
    把自己摆进去给自己加压力
    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之充分认识搞…
    县粮食局夏季安全生产计划
    浅谈高中英语写作中语域知识
    浅谈调研文章写作体会
    浅谈信息标题制作 
    浅谈员工教育培训振兴企业经
    浅谈演讲入题破题点题
    浅谈如何办文上为领导提供优
    浅谈竞聘上岗
    党课材料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
    党课材料—浅谈构建社会主义
    浅谈优秀党员的基本要点
    科学发展演讲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