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建军节演讲稿 >> 正文
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座谈会材料


    一、对开展国防教育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是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积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是先进文化的传承者,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是新世纪的创造者和接班人。学生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持久、深入地开展国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学生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流。但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民族冲突不断,在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尚未形成之前,各种势力的斗争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世界并不安宁。在新的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改革不断深入。在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面临的国防压力也不断加大,部分西方大国不愿看到中国的强大,想方设法阻扰中国的前进。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学校,必然要为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人才的准备,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从小树立青少年报效祖国的意识,培养保卫祖国的强大后备军,是我们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加强国防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国防意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民族前途,关系到青少年能否成为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合格接班人。俗话说,“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安全统一和稳定。无论是确保国家的内政不被干涉、主权不被侵犯、领土不被分割,还是实现祖国统一,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都不能没有强大的国防。在中学阶段适时进行国防教育,是党中央的一项英明决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必须在完成科学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的开展国防教育系列活动,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做好它。
    二、我校开展国防教育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果
    兖矿集团济东中学现有30个教学班,1700余名师生员工,是一所年轻而又现代化的山东省国有重点煤矿达标学校,近几年来,学校以改革为动力,以科研为先导,积极探索现代化企业办学规律,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升学率一直名列集团公司前茅,各类竞赛连年夺魁,在济宁地区小有名气,成为了集团公司兄弟学校学习的榜样。近年来连续被评为“集团公司教育先进单位”、“集团公司模范党支部”、“济宁市遵纪守法光荣校”、“济宁市绿色环保学校”!
    近年来,我校在上级武装部门以及新村武装部的指导下,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以“强健意志体魄,加强学生的国防意识、普及国防知识”为总体目标,以争创“国防教育先进学校”为动力,认真开展了轰轰烈烈、富有成效的国防教育活动,做到了制度完善、措施有力、落实到位,效果明显,使我校的国防教育工作扎实有效的向前推进!
    (一)、国防教育的内容
    1、帮助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八一建军节来历介绍
       200年部队青年官兵标兵励志讲演
       愿化春泥燃烧爱奉献一生不倦怠师…
       师爱如歌教师节感恩演讲稿
       学生会干事竞选讲演范文
       八一建军节复员退伍老兵联欢座谈…
       热烈庆祝八一建军节演讲比赛稿
       党建历史介绍建军节演讲稿
       建军节酒会领导致辞
       建军节军人演说资料
     
    作风建设优化投资环境
    机关办公室干部半年总结
    婚礼主持秀珀公司集体婚礼领导讲…
    治理表格礼品制作审批表与礼品领…
    大学生骨干个人思想回顾
    医科院共青团工作安排
    盐务局年终工作计划
    检察院执法教育报告
    学生赈灾捐款仪式发言稿
    综合办公室副主任竞聘报告
    纪念建军80周年知识竞赛题
    社区创建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
    七一建党节表彰大会五好党支
    八一军旗勋章奖章
    庆七一建党节活动方案
    七&8226;一建党节系列活动组
    庆七一建党88周年文艺演出活
    民政局开展两创建一建立实施
    开展教育三提高一建立活动调
    市经贸局两讲一建教育活动情
    建军节演讲稿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