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发言提纲 >> 正文
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讲话提纲

在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提纲  

同志们:

今天我们进行理论中心组学习活动,一并召开工作研讨会,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工作。目的是不断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引导大家进一步树立求真务实、廉洁自律的作风,增强宗旨观念,为优质高效地完成全年各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思想、纪律保证。

刚才,建钧同志传达了市、县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子龙同志宣读了局党委《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的意见》,部分科室负责同志进行了工作研讨。下面,我代表局党委讲两点意见:

一、理论研讨形式新、内容实、效果好

根据“思想再解放、发展再提速”大讨论活动的要求,年初局党委给各科室布置了调研工作。春节后,各位局长又进行了督导,为此次研讨会提供了组织保证。今天借这次中心组理论学习的机会,进行经验交流和理论研讨。会议开的非常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归结起来看,今天的研讨会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态度认真,准备充分。调研工作部署后,各科室高度重视,行动积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根据科室自身工作职能,从践行三个代表的高度,围绕如何为经济发展服务,优化发展环境,为民谋利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调研。有的业务工作重、人手少的科室,甚至牺牲了大量的个人休息时间,深入下去走访、座谈,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保质保量的完成了调研任务。

二是调研材料详实具体,可操作性强。各科室的调研材料共同的特点是站位较高,从局党委、局班子的角度,有的甚至能够从县委、县政府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处处体现了“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意识,都遵循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立意新颖,分析透彻,切中要害。拟采取的措施具体有力,可操作性强。

三是为学习方式的创新开了个好头。过去的“一个念,大家听”的说教式、灌输式学习方式,空洞乏味,效果不理想,指导工作的作用不十分明显。今年经过局党委充分研究,改为集中辅导和经验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这次理论研讨会充分证明,局党委的决策是正确的。不仅丰富了学习内容,而且创新了学习方式,有效的提高了同志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昏昏欲睡、不知所以、枯燥无味的现象荡然无存。更重要是为我局创建设学习型机关,执行县委、县政府“三个一”的学习方式开了好头,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四是开展工作有了新思路。通过研讨,大家对今年工作再上新台阶都有了许多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尤其是每个科室对自身工作的弱点和难点工作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很有价值的建议,这是同志们集思广义的结果,是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同志们关心、热爱人事劳动保障事业的充分体现。局班子对大家提出的建议将予以认真研究,各科室还要对今后怎样更好地开展工作进行深入研究,把我局工作的难点、弱点变成亮点、闪光点。

我们要继续推行这种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把忘我的学习劲头和高昂的工作热情坚持下去。局党委、局班子相信,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扎实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工作

建立一支廉洁高效、勤政为民的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干部队伍,是推进全局工作不断前进的重要保证。去年,我们在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新的一年又开始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广电局行风建设监督员恳谈会讲话…
       乡镇主要负责人冲刺全国百强县座…
       文口座谈会讲话提纲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总论讲稿提纲
       监狱领导刑释人员欢送会讲话提纲
       党政办公中心绿化讲话提纲
       督查会议座谈发言提纲
       秘书会议讲话提纲
       党委办公部门调研成果交流会发言…
       半年经济分析会发言提纲
     
    坚持以人为本开创党务人事新局面…
    自治县第一期妇女干部培训班讲话
    物价局党建意见
    全市房地产调控意见
    专家别把抗生素当安慰剂
    共产党员先进性靠什么保持
    保密自查报告
    建筑设计毕业实习报告
    煤矿春节晚会主持词范文
    学校治理防运动伤害应急预案
    理论学习中心组工作意见
    加强理论学习工作意见
    新市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报告
    行政服务中心工作考核计划
    加强市政服务中心建设意见
    党委中心学习工作意见
    市委理论组集体学习
    文化中心工程推动会举行
    市委理论组推进全体学习
    市党委采购中心工作要点
    发言提纲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