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地震演讲稿 >> 正文
四川省5·2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方案

四川省“5·12”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工作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关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必须及早规划、抓紧实施的指示精神,有力有序有效地组织完成好灾后农房重建工作,帮助灾区人民早日重建家园,促进灾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自力更生,坚持统筹兼顾,把灾后农房重建作为当前重要工作,充分发挥受灾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政府组织、灾民自建、社会支持,确保受灾群众尽快住进经济、实用、安全的永久性住房,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二、基本原则
(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农房重建必须做到规划先行、方案具体,在全面准确掌握房屋倒塌和严重损坏的基础上,科学制定重建规划和实施方案。规划和方案要体现科学性、适用性、操作性。在出台重建规划的前提下尽快启动分步实施。
(二)政府组织,农民自建。农房重建必须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有序进行。灾区各级政府要做好农房重建的科学选址、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资金补助、政策扶持、社会动员等方面的工作。要调动受灾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其自力更生、自主建房的主体作用。
(三)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农房重建必须依据统计台账,结合倒损情况,因地因户制宜,做到统筹兼顾。除因灾无法在原址重建的外,原则上应在原址建设。异地重建的,宅基地可新旧折抵、一户一宅。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传承农房民族文化特色。
(四)技术指导,强化质量。农房重建应按照国家和地方建筑技术和抗震设防标准进行建设,切实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做到“安全、经济、适用”,降低建设成本。
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任务。力争用1年半时间,全面完成汶川地震因灾倒塌和严重损毁农房重建任务,保证受灾群众在2009年12月底前住进新房。
(二)阶段目标任务。
1.2009年,除国家确定的6个重灾市(州)外,其他受灾市(州)全部完成重建任务;6个重灾市(州)完成重建任务60%。全省力争完成农房重建任务70%。
2.2009年,全省完成农房重建任务100%。
四、政府补助对象和标准
(一)对恢复重建永久性住房的农户,政府按以下政策给予建房资金补助。
1.补助对象和范围:政府对汶川大地震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无家可归的农户重建住房,给予补助。对因灾造成的“三孤”人员(孤儿、孤老、孤残)和无房的散居五保对象不单独重建住房,通过纳入福利院、敬老院重建规划统筹解决。
2.补助标准:全省平均补助标准为每户2万元,根据受灾农户的经济状况和家庭人数实行分类分档补助。对不同人口家庭适当予以区别,对建卡绝对贫困户和低保户两类困难农户给予适当照顾。具体补助标准分为两类三档:
单位:元
农户类别
1—3人家庭
4—5人家庭
6人及以上家庭
一般农户
16000
19000
22000
困难农户
20000
23000
26000
在上述补助标准中,对农户家庭人数的认定,一律以2009年5月11日户口为准;对建卡绝对贫困户和低保户两类困难农户的认定,一律以2009年5月11日的档案记载为准。
3.恢复重建永久性住房的政府补助资金中地方承担的部分,由省、市(州)、县(市、区)三级政府共同分担,具体办法另定。
(二)在上述恢复重建永久性住房补助标准的基础上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尽职尽责努力做好地震恢复重建
       县长地震灾区重建动员大会讲话
       向汶川地震灾区捐赠衣被活动通知
       地震局长会议讲话
       城市地震应急救灾组织系统研究
       公文库深切悼念汶川大地震遇难同…
       地震局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纪念5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心得体会…
       最新抗击地震思想汇报
       我县地震灾后重建思考
     
    农工办学习科学发展观典型材料
    煤矿区党支部评定自查报告
    社区党员规范管理
    高新区班子述职述廉报告
    运输系统廉政建设自查
    农村优秀干部事迹材料
    旅游经济发展研讨班上的讲话
    政协委员培训班讲话
    在建军节送给指战员的贺词
    县委副书记奔小康规划现场会讲话
    申报四川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申报四川省巾帼文明岗材料
    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党员
    体育局万源市度四川省县市区
    保持四川省卫生先进单位规划
    走进四川抗震救灾个人总结
    四川省义务教育示范县评估验
    四川省义务教育示范县评估验
    四川省强调人才强省战略
    承办第四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
    地震演讲稿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