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地震演讲稿 >> 正文
抗震救灾心得教师有感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 一场大地震降临,昔日的美好校园,成了今天的废墟;昔日朗朗的书声,成了今天难言的悲泣;昔日活泼的童真,成了今天瓦砾下的阴魂;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进行讲述。其中包括:作为同行,我们要弘扬灾区人民教师忠于职守、不怕牺牲、无私忘我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崇高思想,关爱学生、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临危不惧、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作为教师,我要向他们学习,落实到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等,具体材料详见:
    一场大地震降临,昔日的美好校园,成了今天的废墟;昔日朗朗的书声,成了今天难言的悲泣;昔日活泼的童真,成了今天瓦砾下的阴魂。这难言的悲惨让我的生命经受了一次洗礼,心灵受到了震撼,再一次认识到了教师的伟大。 
    就在地震发生的刹那间:**小学的**老师一边高吼“同学们快跑!”一边死死撑住已经变形的门框,催促同学们从身边冲出;**中学**老师,张开双臂趴在桌子上,护住桌下的4个孩子;**镇小学**老师跪扑在废墟中,双臂紧紧搂住两个学生;还有**小学**老师,卧到在瓦砾中,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各拉着一个孩子,胸还护着3个幼小的生命------这些普普通通、默默无闻的教师,在生死关头以自己的行动成就了不朽的永恒,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爱”的诗篇。他们让我再一次读懂了“人民教师”这四个字的博大与崇高,他们可歌可泣的更事迹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不仅仅拥有教书育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在生死的紧要关头,他们更能义无反顾的献出自己的生命。灾难面前,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学生,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置之度外。灾难是可怕的、失去生命也是可怕的,但留住了希望,一切便不再可怕了。我们可爱可敬的老师们正是用他们的爱和责任为学生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长城,也向世人展示了为人师表的精神风貌和崇高的师德光辉。
    作为同行,我们要弘扬灾区人民教师忠于职守、不怕牺牲、无私忘我的革命精神,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崇高思想,关爱学生、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临危不惧、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我们应以**灾区英雄教师群体为榜样,更加积极进取,忠于职守,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祭奠那些逝去的英灵,()以更加勤奋的工作,为我校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为教师,我要向他们学习,落实到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1.认真学习为人之道,为师之德。要当好一名教师,最根本的就是要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天职,做到在教书中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在育人中不断净化自己的灵魂。 
  2.坚持业务学习,爱岗敬业,以高度热情和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认真阅读各种教育教学刊物,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新的教学理念和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做好笔记,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及科学方法观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3.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既然选择了当教师,就要勤勤恳恳地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选择忘我,选择无私,选择清贫。在浮躁的环境里,我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甘于奉献。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帮助下,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抗震救灾演讲稿
       地震爱心传播演讲稿
       玉树地震演讲稿
       青年节玉树地震演讲稿
       200年葡萄节演讲稿
       我国青海玉树地震捐资倡议发言稿
       汶川地震宣传爱心演讲稿范本
       县政务中心工程奠基仪式上致辞
       木业有限公司奠基仪式上致辞
       党政机关办公中心奠基仪式上致辞
     
    干部作风建设主题组织生活会
    公司的党支部发展计划
    机械产业评审会议讲话
    乡镇党委书记公开推荐直接选举试…
    国资委强化思想教育交流材料
    劳动创造了美好明天五月份国旗下…
    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青年节诗歌朗诵纪念五四五四青年…
    机关部门干部学习心得
    招生考试要点
    电力公司抢险救灾纪实
    手牵手救灾募捐活动方案
    少先队员抗震救灾图书义卖活
    抗震募捐典型材料
    抢险救灾单位申报材料
    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政府抗冰救灾事迹材料
    抗震自救小学老师事迹材料
    抗震救灾英雄女警事迹材料
    读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事迹体会
    地震演讲稿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