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反腐倡廉心得 >> 正文
反腐倡廉心得体会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


 在全省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中,观看了省纪委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后,我深受教育和启示。熟悉到在市场经济大潮的今天,在领导、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非常必要,对于广大党员干部,非凡是高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严守党纪国法,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警示教育片》中惠州原公安局局长吴华立赴澳赌博、违规签证、收受贿赂。河源市委原副书记卢建中利用手中权力为亲属捞一把,而且从中收受他人贿赂巨款,成了金钱的俘虏。纵览他们触目惊心违法犯罪的轨迹,清楚看到他们就是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手中权力去中饱私囊,满足私欲,演绎了一幕幕淋漓尽致的权钱腐败交易之戏。他们无视党纪国法,目无组织纪律,横行霸道,腐化堕落,严重损害了人民公仆的形象,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因此,党员干部非凡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吴华立、卢建中案例中,认真汲取教训,引以为戒,要廉洁从政,为人民用好权、掌好权。再次警示我们:
  加强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吴华立和卢建中之所以走上违纪违法道路,根源在于他们背弃了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思想上蜕化变质。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的精神支柱和灵魂,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才能抵御住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党员领导干部要慎重使用权力。监督的实质是监督权力。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职责范围内正确行使权力,恪尽职守,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都是一种贡献,对自己也是一种肯定;假如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甚至以权谋私,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则是一种犯罪,最终也会毁了自己。如卢建中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自己谋取私利的本钱,以为权就是钱,有了权就可以捞钱,从而见利忘义,利用手中权力之便收受他人贿赂人民币多万元,成了金钱、美色的俘虏。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明白,权力是谁给的,手中的权力应该为谁谋利;凡滥用权力者,必将受到制裁。从而做到警钟常敲,时时警醒自己,时刻不忘权力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金钱的诱惑,永葆共产党、人民公仆的本色。
  ⒊牢记艰苦奋斗精神,切实抓好反腐倡廉。
  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宝贵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尤其需要党员领导干部继续和发扬。在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对于廉政建设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实质上就是一种廉政的表现。有些领导干部认为有了地位和权力,生活改善了,物质条件提高了,不享受白不享受,于是一味的追求物质生活,怕苦怕累;有的将物质享受作为待遇高低的标尺来衡量,有的甚至因此而做出违反原则的事。如吴华立有了地位和权力,理想信念动摇变质,追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贪图安逸的思想严重,私欲不断膨胀,以公事出差为由,赴澳门赌博次,输掉一千多万元巨资,从而坠入了违法犯罪的深渊。
  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事做起,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艰苦,档得住诱惑,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反腐倡廉心得体会-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反腐倡廉心得体会大力抓好警示教…
       全面推进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
       观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体会
       09反腐倡廉心得体会
       浅谈自律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有…
       反腐倡廉中促进社会和谐
       廉政和勤政反腐倡廉建设两个重要…
       改革开放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反腐倡廉学习心得体会
       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观后心得体会
     
    大酒店宾馆开业庆典致词
    学小学少先队总结
    经营部信息综合科三级职员竞聘报…
    在青年文明号负责人代表会议讲话…
    民政局农村城镇会议讲话
    县委书记先进事迹报告会讲话
    环保局防污工作总结
    国土资源厅信访制度
    煤矿思想政治总结
    市林业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实施工作意
    党廉建设和反腐工作意见
    党政廉建和反腐工作意见
    反腐倡廉培训工作方案
    运输局反腐倡廉工作方案
    新区检查反腐倡廉的讲话
    反腐亮点有力度有效果
    区教文体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
    古代反腐倡廉及清官故事之二
    古代反腐倡廉及清官故事之三
    反腐倡廉心得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