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党员学习心得 >> 正文
先进性第二阶段总结公安

存在问题的认识和整改意见以及今后努力方向,党支部的评议结果。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也向党员、群众通报了情况,主要是领导班子存在的突出问题、整改措施、今后的重点工作。
    二、本阶段的特点
    根据季世春书记在第二个阶段回头看工作部署中的“十个字”要求和徐树清部长在公安局抽查中的具体安排,我们把此阶段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广、高、准”上。 
    (一)立足于“广”,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
    为了找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党性分析、民主评议”阶段的工作增强针对性,在征求意见上,我们做到覆盖面广、渠道广、监督评估广,确保了征求意见具有广泛性。一是征求意见覆盖面广。我们共发放并收回征求意见表276张,平均每个农场20张。同时我召开了群众座谈会,设立了意见箱14个,对近两年的案件当事人,特别是近期案件的受害人进行了个别访谈,充分反映出党组织诚恳的听取群众意见的意识;二是征求意见的渠道广。为了广开言路,进一步拓宽征求意见的渠道,我们还利用网络手段、开通了举报信箱、监督电话和邮政等投诉渠道;三是监督评估广。我们提出了“知情、互助、帮助、监督”8字工作方针,三次组织党小组长开展互查工作,在六个党小组中开展了党小组工作实不实、程序和规定动作是否按要求完成、党性分析问题是否找准、活动是否见成效、党员的思想认识、精神面貌、工作作风、工作态度有否明显改变等互查互帮工作,使得各小组之间能够互相学习、整体推进。
    (二)立足于“高”,高起点搞好党性分析
    一是分析问题起点高。我们要求每个党员在党性分析时,要从理想信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查找自己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了“一学习、二对照、三结合、再修改”的办法,帮助党员搞好党性分析,“一学习”就是理论学习,从理论上提高广大党员的党性觉悟。“二对照”就是对照党章要求,对照党员先进典型事迹,高标准的要求每个党员。“三结合”就是结合梳理出来的意见,结合个别访谈到的意见,结合本身的实际表现,写出党性分析初稿。“再修改”就是根据支部的反馈意见,根据组织生活会上大家的批评帮助,重新修改自己的党性分析材料。对问题没找准、分析不深刻、整改措施不具体的,我们责令重来。公安局有几个党员的自我分析材料返工重写三、四次。 通过这种形式,使每个党员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和党性锻炼;二是批评帮助质量高。根据分局关于本阶段要认真开好组织生活会的要求,我们首先召开了党组民主生活会,党组成员再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的支部、党小组会,他们带头开展自我批评,主动接受大家的批评帮助。领导同志能主动沟通讲真话,消除了基层同志的顾虑和误解,同志间敞开心扉谈心里话,加强了相互之间内心的了解,达到团结进步的目的;三是验收标准高。为了扎实做好这个阶段的工作,此阶段我局还继续沿用“周计划”工作法,即在每周一根据分局先教办、机关党委的部署制定详细的周计划下发给各党小组长,让小组长知道本周该做什么,该达到什么目标。党组和支部严格验收,意见及时反馈,确保了这个阶段的工作万无一失。
    (三)立足于“准”,准确把握民主评议
    一是反馈意见准。我局每个党员同志党性分析材料至少要经过党小组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三…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分析评议阶段…
       分析评议阶段小结很值得借鉴
       分析评议阶段总结2
       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二阶段总结
       公安局分析评议阶段总结
       发展计划局谈心活动情况汇总
       严格标准接受考验积极主动地投入…
       群众有效监督是搞好党员先进性教…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交流材料
    市卫生局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
    高中物理论文培养物理优秀学生理…
    家长会代表交流发言
    副县长人大评议方案
    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宣传思想总…
    最新申论能力总结概括能力
    邮政乡邮员先进事迹材料
    老师年终个人总结
    优秀船员个人工作汇报
    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工作方案
    先进单位和个人评选工作方案
    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党组织
    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
    先进个人推荐表
    评选驻村帮扶先进集体和个人
    09年先进评选条件全集
    财政局先进性教育交流材料
    法院发展先进性教育交流材料
    法院先进性教育发展交流材料
    党员学习心得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