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党员学习心得 >> 正文
六中全会学习体会—哲学篇

执政理念中全面确立并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过程。
    可以说,“和谐社会”理念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哲学观实现了从“斗争哲学”到“和谐哲学”的根本转变,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执政时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时代定位,更加认清了自己执政后的战略任务。
    (三)“和谐哲学”是新时期指导中国共产党人理政治国的占据主导地位的政治哲学观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以“和谐哲学”为主导的政治哲学观,其基本要求和价值导向是:全面深刻地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承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法上,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从而促进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这种以“和谐哲学”为主导的政治哲学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唯物辩证法,特别是对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律)的全面、科学和灵活的运用。
    (四)以“和谐哲学”来指导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并不排斥斗争方法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和谐社会”也不是无矛盾、无斗争、无冲突的社会。“斗争哲学”也好,“和谐哲学”也好,最根本的是为了解决矛盾。
    从现实情况看,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等等。
    但问题的关键是,当面对这些矛盾时,中国共产党人是把“和谐哲学”而不是“斗争哲学”作为指导实践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的,是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从而促进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和谐哲学”来化解矛盾,首先必须对我国面临的矛盾进行具体分析。从总体上看,我国当前社会中的矛盾,大量的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的矛盾。在化解这些矛盾时,主要以“和谐哲学”为指导,通过协调、平衡、统筹等方式进行解决。而对于少量的属于敌我矛盾的对抗性矛盾,如国际上那些搞“和平演变”、妄图颠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谋,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为,对各种腐败和极少数敌对分子从事颠覆、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动等,仍然要以“斗争哲学”为指导,坚决依法进行打击。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这种“斗争”,从哲学意义上讲,不再是演化为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和“阶级斗争”,而是更加注重和强化依法治国。
    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人以“和谐哲学”为指导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排斥斗争方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但在现实生活中,在讨论政治哲学观和和谐社会的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学习六中全会精神心得
       十六届六中全会心得—民主党派篇
       十六届六中全会心得—和谐篇
       十六届六中全会心得—城市管理篇
       十六届六中全会心得—民主篇
       十六届六中全会心得—先进文化篇
       十六届六中全会心得—时代篇
       十六届六中全会心得—司法篇
       学习六中全会心得—发展篇
       六中全会体会—人大代表篇
     
    高三体育备课组总结
    各单位职工敬业守法演讲稿4则
    一位老师对于教师爱岗敬业发言
    纪念三八节领导讲话
    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当学习型干部汇…
    乡镇计划生育专干业务比武讲话
    银行网点主任就职演讲
    政协市第七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开…
    愿做老杆扶新竹典型材料
    招商局实践活动总结报告
    市委全会闭幕式讲话
    中共市委全会闭幕式讲话
    宣讲党的17届全会精神
    召开中共市委全会的讲话
    贯彻全会精神增强经济发展
    市委全会胜利闭幕
    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辅导材料
    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经委发言材
    公司学习贯彻党十六届六中全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
    党员学习心得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