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党员学习心得 >> 正文
六中全会体会—基层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目标,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
    一、注重干群和谐,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在构建和谐基层的实践中,我们紧紧抓住干群和谐这个关键,在切实解决干群矛盾、增进干群和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在广大干部中开展“我是人民的儿子”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开展这一活动,使广大干部切实摆正“主仆”关系,满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主动与群众融为一体,真正做到真心敬民、诚心爱民、实心为民,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二是深化创新“双带双强”工程,密切农村党群关系。近年来,我们在农村大力实施以带头致富能力强、带民致富能力强为主要内容的“双带双强”工程,提高了农村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增强了农村党组织的活力。目前,全县有6000多名党员干部与农户结成帮带对子,共帮扶特困户1522户,脱贫877户、2769人,投入帮扶资金108万元。三是大力拓宽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进一步健全调查研究、群众接待日、领导干部亲自处理来信来访、机关干部到基层特别是贫困地区锻炼等制度,不断拓宽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渠道,努力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
    构建和谐基层,必须及时化解改革发展中的各种矛盾。近年来,我们在征地补偿、拆迁安置时充分考虑农民利益,着眼失地农民的长久生计;对企业改制后涉及职工利益的遗留问题,尽量以最优惠的政策予以解决;政府出面,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全额发放;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坚持“三个杜绝”,即坚决杜绝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坚决杜绝牺牲环境的经济增长,坚决杜绝损害百姓利益的虚假繁荣。通过坚持“三个杜绝”,保持经济社会在和谐的氛围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双流作为成都市的近郊大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10年位居四川省“十强县”之首,经济社会发展实力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确保了群众安居乐业,为构建和谐基层创造了物质条件。
    稳步推进基层民主,建立干群和谐的长效机制。长期稳固的干群和谐最终要靠制度来保证。只有稳步推进基层民主,才能保证基层干部积极主动地为群众服务,对群众负责。为此,我们坚持“以群众利益为核心,以人民满意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进公推直选工作。目前,全县已有7个镇成功实行了公推直选镇党委书记,有108个村和社区实行了党支部书记的公推直选,183个村的村委会主任实行了“两个直接”的选举方式。通过建立公议制度、述职制度、年度考核制度、罢免制度等管理机制,进一步增强了当选干部的工作责任感,进一步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二、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稳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没有农村的和谐,就没有全面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真正实现。只有把农村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最大限度地加快发展,才是构建和谐基层的根本之道。
    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双流县承担了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试点工作。通过搞好科学规划、做强产业支柱、利用市场配置资源、建立新型城乡管理体制和推进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转变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城市公共服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六中全会体会—税务篇
       六中全会学习体会—维权篇
       六中全会学习心得—基础环节篇
       六中全会学习体会—社会建设篇
       六中全会学习心得—稳定篇
       六中全会体会—构筑畅通信访渠道
       六中全会心得—建立健全促进社会…
       信任重建社会和谐实践逻辑
       建设和谐文化核心是倡导和谐价值…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法律保障和服…
     
    副市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委托监管…
    供电公司创建文明单位计划
    市区公民生育行为规范制度
    如何撰写出色自传
    妥善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通…
    认真做好夏季汛期安全生产通知
    财税会讲话
    创建学习型机关动员会的发言材料
    学校读书节活动方案
    林业局科学发展观讲词
    市委全会闭幕式讲话
    中共市委全会闭幕式讲话
    宣讲党的17届全会精神
    召开中共市委全会的讲话
    贯彻全会精神增强经济发展
    市委全会胜利闭幕
    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辅导材料
    市委八届四次全会经委发言材
    公司学习贯彻党十六届六中全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
    党员学习心得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