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党员学习心得 >> 正文
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实际问题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国务院新修订的《信访条例》将于今年五月正式实施,这是信访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重要标志。平昌县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强化信访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一、强化认识,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意识。
    群众信访表现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是群众民主意识、参政意识逐步增强的具体体现。“群众利益无小事”。切实关心、解决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对增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平昌县委、县政府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高度,引导各级党委、政府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进一步端正对信访工作的认识,准确把握信访工作的定位,将信访工作作为党委、政府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接受群众监督的有效方式,作为了解社情民意、集中群众智慧的重要途径,作为正确决策和正确实施决策的重要条件,跳出信访看信访,自觉把信访工作放在党委、政府总体工作中来思考,放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背景下去谋划,放在解决群众具体问题中去推进,切实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努力促进县域经济和谐发展。以开展“先教”活动为契机,深入宣传贯彻新修订的《信访条例》,增强各级党委、政府做好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责任意识。
    二、构建整体联动的信访工作体系,逐级分流处理群众信访。
    基层基础工作是处理群众信访的关键环节。构建整体联动的信访工作体系,对减少群众越级信访、集体上访至关重要。今年来,平昌县在各镇乡人民政府设立了“综治信访安全”办公室,确定专职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县级各职能部门设立了信访办(室),挂牌办公,接待群众来访,处理群众来信。同时将信访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村社、街道、社区居委会,设立群众信访调解组织,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访工作体系。信访工作体系的健全进一步增强了各级党委、政府处理信访问题的敏感性,使群众的信访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处理,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了群众越级信访、集体上访的发生。
    三、坚持“系统抓信访”,从源头减少群众信访。
    平昌县始终坚持“跳出信访看信访”,用系统的、历史的、发展的、全局的观点看待改革、发展、稳定中的信访问题,把信访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通过公正用干部,防止干部任用上的腐败带来的群众信访;通过招投标,杜绝因工程建设暗箱操作带来的群众信访;通过转变领导干部思维方式和领导方法不当带来的群众信访;通过转变干部作风,防止干部和部门不作为带来的群众信访;通过深化改革,防止停产半停产企业的发展权和职工生存权得不到维护带来的群众信访;通过建立有序偿债机制,防止乡镇无序和乏力带来的群众信访;通过政务、村务、厂务公开,防止群众因不知情带来的群众信访;通过定期召开形势报告会和加强新闻媒体的正面引导,防止重大决策出台后因社会不支持不理解带来的群众信访;通过查处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和典型案件,防止因问题解决不及时和案件查处不力带来的群众信访;通过遏止乱告、诬告歪风,建章立制,防止因不良信访现象和不规范的信访工作行为带来的群众信访。以此从源头上减少了群众信访,促进全县政治、经济和谐发展。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务实求真谋发展躬行求索建新村
       深刻领会十六大精神开创发展改革…
       创建新型公安机关服务建设小康社…
       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
       开放潮涌铁山港
       对内搞活对外开放
       投资会议讲话
       西平县域经济发展探讨
       树立正确政绩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超常规发展
     
    人大五次会议党委工作汇报
    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源头防腐中存问题与对策
    医院员工请假管理规定
    职教中心领导竞职演讲
    文化局党组会议事规则
    州失业证发放使用管理办法
    地铁建设项目部副经理优异事迹材…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
    解决城镇困难家庭住房工作方
    加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工作安
    着力打造基层干部队伍工作意
    解决农村孩子入学难情况报告
    解决群众困难工作意见
    解决矿山越界开采问题请求
    乡镇解决人们生产生活交流材
    解决拆迁安置问题交流材料
    解决部门间矛盾交流材料
    认真解决干部考察材料千人一
    党员学习心得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