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科学发展心得 >> 正文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体现先进性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更主要地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中,这也是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近五个月来,各单位按照中央和市委的部署,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进一步强化科学发展理念,创新科学发展思路,加快科学发展步伐,有力地推进了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看到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
    强化科学发展理念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级党组织把深入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紧密结合起来,同天津建设和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牢牢把握“科学”这个关键,突出“发展”这个主题,认真回顾总结自己在这一重大问题上认识怎么样、表现怎么样,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和平区委举办了由区属部委办局和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专题培训班,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讲话,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立昌同志在本区调研指导时的指示精神,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全面系统地掌握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市委工业工委、规划建设工委、商务工委、综合经济工委等系统领导班子,在教育活动中始终把学习中央和市委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作为教育活动的重点内容,贯穿于学习培训、分析评议、整改提高阶段的全过程。市委教卫工委、科技工委在认真学习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中,不断深化对教育、卫生、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认识。
    为了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普遍学习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开发区保税区和市统计局、天津海关、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单位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现代化办公条件,在政务网上开辟先进性教育活动专栏和网上学习交流专版,发布有关科学发展观等方面的文件、书目和资料,供广大党员浏览和下载,方便了大家的学习和交流。河东、红桥、北辰、津南区委以及规划和国土资源局、旅游局、一轻集团、二轻集团等单位,采取请专家辅导、上党课、专题研讨、召开形势任务报告会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党员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市委交通工委等单位还通过知识竞赛、主题演讲、举办展览等形式,不断深化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武清区围绕全区重点工程建设,深入开展“思发展、顾大局、作贡献”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干部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通过深入广泛地学习,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和市委的决策要求上来。坚持“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的发展理念,强化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观念,坚持两手抓、两条腿走路的观念,对历史负责、不欠历史账的观念,并深入人心,形成广泛共识,从而为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创新科学发展思路
    各级党组织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紧密联系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适应新形势、抓住新机遇、再上新水平”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坚持科学发展观谋求交通新跨越
       党员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
       办公室主任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教育局党委书记科学发展观心得体…
       党员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职工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体会…
       信合人员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大学生村官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
       大学生落实科学发展观感想
     
    助教个人实践回顾文稿
    自来水公司工程设计部实习汇报
    学校精细化管理总结
    县委主任个人整改措施
    质监局整顿食品加工业管理会讲话
    人大党委会新闻发布会讲话市
    200年创先争优活动总结
    交通者迎世博演讲
    建立县城乡居民药品安全保障体系…
    毕业小品剧本我们能不能不要走
    生产落实年活动方案
    科学用水转变发展工作方案
    落实惠农政策活动工作方案
    落实个体农林场水权管理办法
    计生委落实党廉建设工作意见
    农工办四措并举抓落实实施意
    落实重点工作任务实施意见
    加快科学发展实现富强实施工
    落实电子政务工作要点
    科学跨越发展工作指导意见
    科学发展心得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