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五中全会 >> 正文
践行科学发展观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要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为之奋斗,而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同样是非常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克服急功近利的政绩观,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一届接一届地坚持下去,一届接一届地落实到底,这样才能不断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xx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当务之急
  改革开放以来,xx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近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初步转入科学发展轨道。但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排头兵”标准审视自己,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困难和不足。
  一是,经济发展较快,但发展不够全面,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管理相对滞后。教育发展水平有待提高,2007年全省高校毛入学率为25.6%,低于xx、xx5个百分点以上;常住人口每万人高中阶段在校生324人,也低于全国340人的平均水平,位居全国各省市区第22位。医疗卫生保障有待加强,*年全省每千人口拥有医生数1.6人,仅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外来人口增多,社会管理难度加大,社会矛盾日趋凸显,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
  二是,经济总量大,但发展方式仍然粗放,经济结构不够优化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模式尚未根本转变。产业竞争力不强,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掌握不多。it领域的专利85%来自国外,高新技术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仅为1.2%,低于全国1.4%的平均水平,更低于某、xx、xx、xx、xx、xx等省市。发展的源动力
  三是,城乡区域发展有了新的进步,但发展不够协调,发展不平衡状况有待改善。从城乡看,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由2000年的2.67倍扩大到*年的3.15倍;从区域看,*年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人均gdp只有珠三角的1/4;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珠三角占67.0%,而xx、粤西、粤北分别只占3.1%、3.1%和3.9%。
  四是,资源环境保护得到加强,但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较大,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依然趋紧。全省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全省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32公顷,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1/3,远低于联合国划定的0.053公顷的警戒线;全省仍有16.2%的省控断面水质劣于五类,珠三角空气质量下降,农村和农业面源污染较重,环境安全形势较为严峻;能耗依然较大,单位gdp能耗比美国、日本、英国分别高2.3倍、6.2倍和3.2倍。
  五是,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民生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有待提升。人民群众的收入增长未能与经济增长水平相同步,2001~*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实际增长分别为3.5%和6.7%,明显低于全省人均gdp增长12.5%的速度,也低于同期全国人均收入增长水平;*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2%和48.6%,均高于全国及xx、xx、xx和xx等省市。一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这些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目前之所以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方面是我省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不够深入,推动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还不多的反映。如果再不抓紧时间制定对策,解决上述问题,xx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市妇联开展继续解放思想争当实践…
   街道干部 继续解放思想争当实践科…
   贯彻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大讨论论…
   公司党委开展继续解放思想争当实…
   街道干部继续解放思想争当实践科…
   学习十七大心得体会践行科学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 全力推进生…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争当实践科学发…
   学校教师 继续解放思想争当实践科…
   新一轮解放思想与科学发展观
 
解放思想中推动科学发展
城市区主要建筑物亮化规划
小记者问教育部部长何时书包能轻…
财政部出纳年底工作概述
民政局深化组织改革发展讲话
储备粮管理处粮食储备部科学发展…
党委领导作风整顿总结会发言
青年职工演讲比赛规则
监察队伍整训计划
企业党组织各项制度
科学用水转变发展工作方案
加快科学发展实现富强实施工
科学跨越发展工作指导意见
科学发展学习指导意见
科学技术战略工作方案
市领导出席科学技术表彰大会
开创十二五科学建设新局面
领导推进科学发展新水平
召开医学教育与科学发展大会
绿色科学与工程高端论坛开幕
五中全会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