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五中全会 >> 正文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民政局机关团支部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青年工作
  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全面总结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丰富经验,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要求,结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提出来的。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治国理政、富民安邦的根本指针和行动纲领,也是推进我国青年工作不断发展的根本指针和行动纲领。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推进青年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既组织引导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于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又努力促进青年工作的科学发展和青年的全面发展。
  一、组织引导青年投身促进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关键是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共青团组织应认清形势、明确任务,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建功立业。民政部门团组织应该及时了解老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及所需所求,找准共青团服务青年、改善民生的切入点、着力点和关注点,引导团员青年,始终坚持“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民政宗旨,强化“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民政观念和“亲民躬政、播撒爱心”的服务理念,切实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需要,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千方百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办群众之所需,带着深厚的感情帮助民政对象解决各种困难。做好民政青年工作必须结合民政工作特点和青年工作实际,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党建带团建,促进基层团组织建设上水平;二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共青团生力军、突击队作用;三是坚持整合资源、建立机制,促进民政团的事业可持续发展;四是坚持强化工作落实,强化团干部的执行力,确保每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充分挖掘青年人才,促进青年工作的科学发展
  充分培养和挖掘青年人才人力资源,使这一群体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得以迸发,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共青团参与和谐社会建设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是拓宽青年了解民政、参与管理的渠道。团组织必须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找准民政工作总体目标和团的活动内容的结合点,以服务大局、服务青年为原则,设计开展富有新意、青年乐于接受、符合民政工作需求的活动。一方面要结合民政的改革发展实践,不断加强形势任务教育,让青年更广泛地认识和把握民政事业发展对自身成长的锻炼和帮助,珍惜民政岗位。另一方面要创造有效平台,让青年站在全局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动员青年积极提合理化建议,参与民政文化、民政与和谐社会等专题讨论会,实现民政事业和个人同步发展的“双赢”。
  二是形成青年培训工作体系。团组织要配合有关部门多渠道、多形式、分层次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大力开发青年人力资源,提高青年职工素质。根据青年学习需求搞好民政政策法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并逐渐将培训转化成为对优秀青年的一种奖励机制。同时,积极培养民政青年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气氛,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推动青年增强自学能力和团体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做好“推优荐才”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共青团协助管理青年人才的工作机制,认真做好各方面优秀青年人才的物色和储备工作。特别是要健全、完善团组织推优荐才机制,善于把青年的思想、需求和能力特长及时全面地反馈到有关部门,给青年提供充分的个人发展空间,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落到实处。不仅会使得一

[1] [2] 下一页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挂职体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唱…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体会解放思…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
   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学习贯彻十七…
   深入领会十七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
   十七大报告最大亮点科学发展观
   学习十七大报告理论探讨文章科学…
   学习十七大心得科学发展观是构建…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用科学发展观…
   十七大报告解读科学发展观第一要…
 
镇政府减轻农民负担情况汇报
小康建设丛书捐赠仪式讲话
各部门职位职能公司管理制度
市委全委会讲话
应届毕业生个人简历格式
第七届茂丰杯运动会执行主席致开…
个人党性分析材料『文化局』
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
消夏文艺晚会致辞
户籍管理制度整改方案
科学用水转变发展工作方案
加快科学发展实现富强实施工
科学跨越发展工作指导意见
科学发展学习指导意见
科学技术战略工作方案
市领导出席科学技术表彰大会
开创十二五科学建设新局面
领导推进科学发展新水平
召开医学教育与科学发展大会
绿色科学与工程高端论坛开幕
五中全会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