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五中全会 >> 正文
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海事行政能力建设的思考

  
  要实现海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海事行政能力的建设,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行政执法能力,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把提高海事行政能力建设作为工作中的重点来抓,使之体现到执法为民的要求上,落实到造福人民的实践中,贯彻到改革发展的进程里,服务于航运经济的发展。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才能使我们海事事业的发展真正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海事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切实加强行政能力建设,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全面发展观,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根据共产主义的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地发挥他们的各方面的才能”,“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十六届三中全会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列为新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本质要求。
  协调发展观,就是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经过不断的探索,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文明的认识日益深化,提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新范畴。三个文明中的每个文明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作用、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物质基础,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可以推动政治制度的变革和思想道德及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政治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的性质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方向,进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程;精神文明可以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提供思想引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类文明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就是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党和政府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艰巨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并做出了不懈努力。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海事行政能力建设,切实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执政之要在于为民,行政之要在于依法。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法治观念,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
  一是不断提高海事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我局干部职工不仅具有海事行政执法的职能,同时还具有船舶登记、通航管理、船员考试等多项业务。人员虽然不多,但职能却很多,有的同志身兼数职,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海事工作人员要有较强的综合业务能力。应该说我们这支队伍目前总体上是好的,但是随着法制建设的加强和完善,对行政执法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目前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知识结构“单一化”,复合型人才较少等。严重制约着海事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加强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加强人才的培养重点要抓好以下方面,一是要领导重视,各级领导要把人才培养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考核中去,真正做到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二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要把个人的学习情况和年终考核评比结合起来,当作一项重要的指标来衡量。三是方法多样,要鼓励个人自学与组织培训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多种方法

[1] [2] [3] [4] 下一页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科学发展观—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利…
   军队建设要以科学精神贯彻科学发…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热难…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
   用科学发展观推进党的组织创新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
   旅游业论文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旅…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司法行政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做好铁路…
   以科学发展观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公安部综合业务系统经验交流现场…
校长新学期致辞
园林专业学生实习报告
大学生八荣八耻演讲稿让劳动生花
对供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论文
讲正气树新风暨一创双优集中教育…
个人简历2
唱响正气歌文艺晚会观后感
高校后勤中心党员思想汇报
治理中心重大事项报告请示制度
坚持结合保证搞好创先争优活
科学用水转变发展工作方案
加快科学发展实现富强实施工
科学跨越发展工作指导意见
科学发展学习指导意见
科学技术战略工作方案
市领导出席科学技术表彰大会
开创十二五科学建设新局面
领导推进科学发展新水平
召开医学教育与科学发展大会
五中全会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