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规章制度 >> 学校管理制度 >> 正文
学校教材治理制度

教材是教师组织实施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选择使用及编写高质量教材是提高我院教学质量和知名度的重要保证和前提,为杜绝、防止低水平教材流入我院,规范教材选用、编写程序,明确各环节具体要求,特制订本制度。一、教材供给范围和种类
  1、教材供给对象为学院在读的学生及任课教师。
  2、教学计划中的各门课程的教学用书和讲义、配套教学参考资料、自印教材等,均由教务处教材科负责组织供给。
  3、其他部门或个人不得向学生推销教材。
二、教材选购和预订办法
(一)选购和预订教材的原则:
  1、基础课教材应优先选用获国家级或部委级的“优秀教材”和“推荐教材”;其次选用规划统编教材,一般不能选用其它教材。
  2、专业及专业基础课教材,一般以各专业出版社出版的、纳入国家教材统一征订的教材为主,除非凡情况外,一般不使用其它教材。
  3、上述条件不能满足,可考虑采用非统一征订正式出版的教材。
  4、在确实购买不到较适用的教材的情况下,方可考虑自编教材。
  5、选用教材要首先考虑原用教材,以保持教材的稳定性,减少库存,遇非凡原因,不使用原来教材改版的,须提出报告说明理由。
(二)预订程序
  1、每年6月与12月分别办理秋季和次年春季教学用书的选订。
  2、按照春秋季教学用书征订目录选订教材,各系部(院)填写教材订购申请单后,经教务处教材科审核后汇总,办理预订。
  3、为做好教材预订工作,教材科应把握有关课程的教材库存数,以避免多订、错订。
  4、确因计划变更或其他原因,不能通过预订而须即时采购者,应及时提出选购教材报告,及时解决。
  5、教材一经选定一般不得变动,非凡情况须经系部(院)主任同意,报教务处审批后执行。
  6、由于人为原因而重订、错订造成的教材积压浪费,由责任人负责推销或赔偿经济损失。
  7、参编教材认购数量以使用两年为限,不得向学生硬性摊派推销各种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三、自编教材治理办法
1、凡确实征订不到或必需补充的教材,方可考自己编印。
2、首先由系部(院)教研室打报告,确定编写责任者、审稿责任人、使用年限、编写大纲、完成编写的大约时间等,经系部(院)主任同意、教材科审核后,提请教务处长批准,方可执行。
3、编写及审稿责任人必须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且从事该课程一线教学两年以上。
4、编写教材要严厉认真、严防盗版。若出现因盗版而产生的法律纠纷,一律由编写责任人负责。
5、自编教材编写完成后,教研室组织同专业或相近专业教师对编写教材进行审议评价,认为该教材有职业教育特色或在同类教材中的处于优秀水平,编写责任者方能将编写教材,报学院教材科组织印刷。
6、交稿时须附有系部(院)主任及教研室的审核意见和印刷标准清样,须注明教材主编人、打印稿校对人、印刷份数及使用时间等项目。
7、翻印教材或书稿中有部分摘录其他书籍中的文字或图表者,原始资料一律由编写人提供,提供的材料文字等必须清楚、准确无误,便于操作。
8、印刷好的自编教材在相应的专业班级使用两届(含两届)以上后,学生反映效果良好,经学院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审核同意后,推荐到有关出版社出版发行。
9、编写教材、讲义(含实验、实训指导书)酌情给予一定的资助。
10、对部分出版社发来的编写教材邀请函,教材科将及时把所有信息反馈到有关系部(院),支持我院

教师参加有特色高质量的教材编写工作,获得参编

[1] [2] 下一页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技工学校学生治理日常行为规范评…
       学校接待规定
       学校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评选条例
       民办学校章程
       学校模范共产党员评选办法
       学校先进个人评选办法
       学校安全监督治理奖惩制度
       中学校长岗位目标治理责任状自评…
       学校房屋校舍安全检查制度
       学校食堂治理制度全集
     
    空中乘务员个人工作汇报
    我县第二产业现状存问题及发展建…
    旅游局建生态旅游山村讲话
    生日晚会台词
    乡汛期中小学安全责任书
    乡镇半年平安建设总结
    省委员会主席会议规则
    营业员规范服务细则
    县建设局财务管理制度
    县林业干部职风建设实施方案
    中小学校舍收费优惠实施意见
    加强春季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意
    学校安全督查情况报告
    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工作意
    学校周边安全预防工作方案
    学校安全单位总结
    中小学校舍安全专题调度会召
    教育局发展学校管理交流材料
    教育局加强学校管理交流材料
    教育局强化学校管理交流材料
    学校管理制度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