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社区工作意见 >> 正文
新型社区加快建设发展意见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保障措施这几个方面进行讲述。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党的领导,居民自治、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工作目标包括夯实基础,构建框架、完善机制,整体推进、全面创新,提高成效;工作任务包括社区规划合理、社区配套齐全、社区组织健全、社区党建先行、社工队伍优化、社区环境优美、社区治安良好、社区服务便捷、社区文化活跃;工作措施包括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科学管理,强化制度建设、增加投入,提升社区档次、有效考核,落实奖惩机制等,具体材料请详见下文:
    机关各办(站)、各社区(村):
为健全社区的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总体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我镇新型社区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完善组织,健全制度,整治社区环境,完善社区功能,努力把新型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为居民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二、基本原则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把新型社区建设工作放在发展稳定的大局中谋划,有力促进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生态居住区的建设。
2.党的领导,居民自治。新型社区建设必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工作机制,积极拓宽居民群众参与的渠道和途径。实行“四个民主”,充分体现社区“四自”精神。
3.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必须坚持总体考虑,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推进,注重特色。尊重和支持社区实践创新,树品牌,抓亮点,不断提高社区建设水平。
4.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以满足社区居民群众的需要为导向,不断延伸工作领域,扩展工作对象,丰富工作内容,切实维护好、实现好社区居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5.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充分挖掘、合理配置社区内的人财物等资源,最大限度实现社区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社区工作专业化、社区服务社会化、社区活动群众化。
    三、总体目标
重点研究和推进新型社区的体制建设和管理模式,强化社区干部的服务理念,培育辖区居民的社区居住观念,逐步构建起符合城市社区发展要求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力争到2010年,把全镇新型社区建设成为社区服务完善、居民自治程度较高、社会秩序稳定、社会保障充分、生活环境舒适、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和谐社区。
整个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大体步骤和方法是:

1.第一阶段——夯实基础,构建框架。以*苑社区、后珠苑社区、大唐苑社区、长睦苑社区四个新建社区为试点,科学合理利用社区配套用房,完善社区管理的组织体系、服务体系和经费保障体系,结合社区整体规划划分与调整,积极探索新型社区建设模式。

2.第二阶段——完善机制,整体推进。巩固成果,总结经验,推广典型,深化社区服务功能,提升社区民主自治水平,加强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社区组织的领导、组织、协调作用,全面推进社区事业的繁荣与进步。

3.第三阶段——全面创新,提高成效。进一步完善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社区民主自治机制,各项社区建设事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健康街道创建发展意见
       社区清洁整治意见
       社区加强养老管理实施意见
       乡村加强换届选举完善意见
       区委干部清洁服务发展意见
       社区深化目标考核规范意见
       民政局加强健康城区建设意见
       街道加强食品安全整治意见
       社区公共服务整顿意见
       社区干部考评意见
     
    学生会办公室计划
    报社评论部主管竞聘演讲
    农村指导人员个人经验材料
    农村客运网络化试点经验交流发言
    民政局整顿组织教育管理讲话
    新农村建设深化管理发展讲话
    学校三八妇女节活动策划
    切实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
    促进创新创业精神家喻户晓
    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和谐…
    城市社区建设工作意见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
    节水型社会建设意见
    新型工业化建设工作意见
    做好城市社区服务实施意见
    做好社区基层党建实施意见
    街道社区安全构建工作方案
    街道社区作风改革工作方案
    节水型社会建设活动方案
    社区纠正工作方案
    社区工作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