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工作指导意见 >> 正文
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有关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厅(局)、农业厅(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建设厅(局)、水利厅(局)、林业厅(局):
  基本农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保护基本农田是耕地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特别强调要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91号)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928号)有关精神,切实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严格制定和实施规划,确保现有基本农田数量
  制定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涉及土地利用的相关规划,必须将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作为重要原则。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改变或占用。严禁违反法律规定擅自通过调整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改变基本农田区位,把城镇周边和交通沿线的基本农田调整到其他地区。城市各类非农业建设用地要严格控制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单独选址建设项目选址、选线要尽可能避免占用基本农田。农业建设用地布局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得以农业结构调整的名义改变基本农田数量和布局。涉及占用基本农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或调整均须依照有关规定报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严格按照《退耕还林条例》规定的条件和范围实施退耕还林。不得擅自将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作条件良好、不会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耕地纳入退耕还林范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必须落到地块,个别地区由于需退耕的陡坡耕地多等原因,未能完全落实的,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中要严格核实,研究提出调整和补划方案,修编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后按规划确定的指标进行补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要坚持以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为重点,保证现有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不得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随意扩大建设用地规模,调减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现有基本农田中坡度在25度以上,以及严重沙化或水土流失严重的耕地,按照国家批准的退耕还林规划需要退耕的,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统筹调整;对坡度在25度以下或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当地禁垦坡度以下基本农田的退耕还林要严格控制,按照国家批准的退耕还林规划和防沙治沙规划确需退耕的,要通过调整布局进行补划。对于将平坝缓坡并且耕作条件良好的基本农田退耕的、绿色通道建设超规定范围占用的基本农田,以及各类非农建设项目违法占用的基本农田,不得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予以核减。


  二、加强非农建设用地审查,严禁违法占用基本农田
  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除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和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以外,其他非农业建设一律不得占用基本农田;符合法律规定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非农建设项目,必须按法定程序报国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
  加强对涉及占用基本农田的建设用地的审查。法律规定以外的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以及违反法律和有关规定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占用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关心下一代组织和五老队伍意见
       开展创建文明处科室活动意见
       切实抓好大春生产作出指导意见
       加快乡村卫生事业发展与改革意见
       艾滋病监测检测及行为干预意见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意见
       县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意见
       加快核桃产业发展意见
       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意见
       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指导意…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水利局投资项目建设整治方案
    县司法局五五普法规划
    爱国诗歌朗诵稿集锦
    卫生局科学发展观实践整改措施
    电力公司三八节联欢会主持词
    出国返乡成员创业培训班主持词
    科技局加强科普教育发展计划
    学习孟二冬事迹心得体会
    梯田建设工作指导意见
    做好降温降雪防范工作方案
    做好水利普查工作意见
    做好乡镇劳务工作安排意见
    做好农村统计工作安排意见
    做好双保行动工作总结
    做好双保行动工作总结
    做好党员培训工作安排意见
    做好安全生产及信访维稳工作
    做好城市建设工作报告
    做好党政工作报告
    工作指导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