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意见 >> 工作指导意见 >> 正文
建立健全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若干意见

的进展情况和扶持资金的使用情况。

  三、建立健全促进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的激励机制

  (七)落实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抓住国家出台促进科技自主创新配套政策和推进财税制改革的有利时机,认真实施有利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等方面的财税优惠政策。

  贯彻落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对财务核算制度健全、实行查帐征税的内外资企业,在对其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包括新产品设计费、研究机构人员的工资、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设备的折旧等与新产品的试制和技术研究直接相关的各类费用,在按规定实行100%的税前扣除基础上,允许再按当年实际发生额的50%在企业所得税前加计扣除。对企业的技术转让以及在技术转让过程中与技术转让有关的技术咨询、服务、培训所得,年净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暂免征收所得税。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计入成本费用,其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应单独管理,不再提取折旧;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可实行加速折旧。

  贯彻落实《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劳动保障部关于企业实行自主创新激励分配制度的若干意见》,加快建立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企业内部分配适当向研发人员倾斜,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且近3年税后利润形成的净资产增值额占实现转化前净资产总额30%以上的企业,以及对实施公司改制、增资扩股的高新技术企业,对关键研发人员可以根据其贡献大小,按一定价格系数将一定比例的股权(股份)出售给有关人员。

  切实做好内外资项目进口设备免税确认和购置国产设备抵扣所得税确认工作,全面落实对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类的内外资项目进口设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购置国产设备抵扣所得税,以及对国内企业为开发制造重大技术装备而进口部分零部件及国内不能生产的原材料的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实行先征后退等优惠政策,鼓励支持项目法人单位引进更多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促进我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技术进步。对项目单位进口和购置高端特殊设备,适当放宽政府采购和公开招标限制。

  (八)利用政府采购制度激励企业自主创新。

建立自主创新产品认证制度、认定标准和评价体系,对自主创新产品的认定要向社会公告。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的,必须优先购买列入目录的产品。省和地方政府投资的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其他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重大装备和产品的项目,有关部门应将承诺采购自主创新产品作为申报立项的条件,并明确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具体要求。

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   (九)引导扶持企业加快科技创新组织机构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创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企业技术中心、联合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切实加大对战略性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究开发投入,加快建立健全具有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平台。制定和实施必要的优惠政策措施,大力扶持发展民办科研机构,引导和鼓励重点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研发中心从境外、省外迁入我省或在企业所在地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吸引跨国公司来闽设立研发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度民政局争创团结廉洁高效开拓好…
       发展党员意见
       促进本市林业建设若干意见
       上海市促进城镇发展试点意见
       促进本市上市公司发展若干政策意…
       本市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
       促进本市发展多层次医疗保障指导…
       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意见
       新时期科协意见
       抓好秋冬季农业综合开发意见
     
    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主持词
    教育局加强教育骨干管理讲话
    商务局强化创新建设总结
    护士个人见习回顾
    中学科学发展观动员讲话第三批
    人事局中层干部竞聘动员会讲话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实事求是
    农业局水果流通会议讲话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
    毕业生同学联谊会讲演词
    为党员建立精神食粮工作方案
    村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报告
    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工作意见
    建立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申
    社团党支部建立讲话稿
    街道健全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意
    建立健全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
    建立秘书职业资格制度框架构
    建立学习型领导队伍交流材料
    建立社会化办林业交流材料
    工作指导意见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