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工作要点 >> 正文
邮政精神文明建设要点

邮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以人为本,加强干部职工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打造学习型企业,不断提高邮政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实施河北邮政“进位工程”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二、工作目标

(一)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力争达到200*—200*年度省级文明单位,创建群众满足部门及“群众满足所站”5个。

(二)邮政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服务窗口硬件设施、服务治理和监督检查机制要有大幅改善,规范化服务达到市定标准,全年创建星级服务窗口个。

(三)行业风气得到显著改善。我局力争进入市优秀行列,邮政服务社会满足度达到90分以上。

(四)“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效果明显。达到省局制定的考核目标。

三、主要措施

(一)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2005年,我局继续本着“夯实基础、巩固成果、提高质量、不断升级”的方针,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紧紧结合邮政服务形象工程、河北省邮政“进位工程”、“树、创”、星级服务、民主评议行风、“便民利民杯”竞赛、“青年文明号”等活动的开展,以改善邮政服务水平,提高干部职工整体素质为切入点,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科室、文明班组和争当文明职工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不断上台阶、上水平。

认真落实国家局、省局和市局关于邮政服务工作的各项安排布署,深入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重点抓好营业窗口、投递、营销等对https://外服务部门的规范化治理,严格落实规范服务标准和对外服务承诺,同时加强服务监督检查,完善邮政服务内外监督机制,搞好局务公开,有效解决服务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在抓服务中继续推行“四个一”措施:即“一把手”抓服务、落实第一责任人制度、一次有理由申告下岗制、服务质量一票否决制。

(二)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企业改革进程中干部职工思想稳定

今年,邮政政企分开、主辅分离和“三项制度”等企业重大改革都将相继实施并逐步进入攻坚阶段。改革将对传统的邮政经营模式、用工体制和分配方式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并涉及每个邮政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确保干部职工思想稳定,是改革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

首先,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重点在党员中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大局意识。

加强邮政形势教育,通过局情通报、学习讨论、知识答题和板报园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和载体,使广大邮政职工正确熟悉邮政面临的困难和机遇,理解改革的目的和意义,进

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信心。引导广大职工以加快发展为目标,以实施“进位工程”为动力,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忧患意识、改革意识、开放思想、竞争意识和效益意识,大力弘扬献身邮政的精神、服务社会的精神和勤于学习的精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头示范作用,为邮政改革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发挥求真务实的精神,结合邮政改革和生产经营的实际工作,在实效上下功夫。立足于解决企业的难点、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县教育局纪检监察要点
       公司会务部度要点
       县民检察院要点
       直机关工委要点
       中医学院宣传统战要点
       市公安政治要点
       县文化要点
       区委组织部组织科要点
       人事争议仲裁要点
       街道办事处纪检要点
     
    镇民办学校安全治理办法
    县委书记第三批学习教育联系点党…
    县级领导班子配备改革问题意见和…
    市人大代表培训班开学讲话
    建立我省农业保险体系意见
    学校评语荟萃
    商务局干部作风整顿心得体会
    检察院总结
    大学开学典礼致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汇报
    为党员建立精神食粮工作方案
    卫生部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方
    精神文明建设意见
    促进创新创业精神家喻户晓
    贯彻全会精神增强经济发展
    落实总理讲话精神促进经济建
    邮政系统工作总结
    落实党代会精神促进发展
    区开展项目建设现场会精神大
    电业局精神文明建设责任书
    工作要点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