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工作要点 >> 正文
国土局完善资源管理要点

所建设、文明争创等方面工作的宣传。

(二)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加强信息报送,及时反映分局工作动态、阶段性工作进展和重大事件及突发事件等;要将信息报送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实行目标责任化,激发全体干部职工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敏锐性和洞察力,提高参与国土资源宣传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向省市媒体、《浙江国土资源通讯》、《浙江国土资源》、《杭州国土资讯》、《杭州国土资源通讯》、《*报》等的投稿,积极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同时,要认真做好《*国土信息》编印工作,及时有效反映出分局各项工作。

(三)加强重点时段宣传。突出“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12.4”全国法制日等重点时段宣传工作,结合“五五”普法教育、“三五”依法治区等的深入开展,积极宣传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努力国土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四)加强经常性宣传教育工作。以《*报》、广场咨询、“下基层、听意见、送服务”等为宣传载体,采取寄送报纸、宣传资料、张贴宣传画、悬挂横幅等方式,加大在辖区范围国土政策宣传力度,确保国土资源宣传工作开展经常化,使广大干部群众及时了解、掌握国土资源管理发展动向和法律法规政策等。

(五)加强一线宣传教育工作。突出一线宣传,重点加强对镇(街道)分管领导、村镇办主任、村(社区)负责人、村民群众和各项目指挥部人员的宣传培训,强化社会各层面的国土法制意识。继续在村(社区)宣传橱窗建立国土资源宣传专栏,扩大国土资源动态、政策宣传的覆盖面。

(六)加强内部培训教育。按照“完善体制,提高素质”的要求,通过外聘专家、内选业务骨干、定期授课、外出培训、科室学习、个人自学等方式,加强对干部职工征地拆迁、执法监察、地籍管理等方面培训教育,夯实业务基础,拓宽知识范围,提高业务水平,提升服务能力。

(七)加强宣传教育载体创新。国土资源宣传教育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日常工作开展的同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必须注重形式和方法的创新,积极筹划好“4.22”、“6.25”、“12.4”等重点时段宣传,采取制作课件、编印国土宣传手册和表彰国土资源管理先进单位等形式,充分利用各类读书会、干部培训班、广场咨询、送法下乡等有利时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紧贴*国土资源管理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大国土资源宣传。

    四、宣传教育组织原则

(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建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所负责人为组员的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局办公室统一组织协调各项具体工作,各科(室)、所按照职能分工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

(二)分工负责,加强协作。各科(室)、所要牢固树立国土资源宣传主人翁意识,加强协作配合,确保宣传教育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国土所要发挥人熟、地熟优势,加强与镇(街道)、村(社区)协调,并适时组织开展辖区村(社区)干部的培训;科室要根据工作特点,认真做好相关内容的宣传准备工作。

(三)协调力量,建立“大宣教”格局。要转变由“一家管”为“多家联合管”的国土资源宣传教育格局,积极向区委宣传部汇报,加强与区依普办、司法局、环保分局、区教育局、团区委、少工委等区级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的沟通、协调,整合宣传力量,拓展宣传空间,发挥整体宣传作用,形成全区国土资源宣传“大宣教”格局。

    五、加强宣传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廉洁国土要点
       社区加强依法行政发展要点
       职业病防治计划
       市社会保险处要点
       政府组织要点
       党建要求及要点
       街道党员教育要点
       广播影视事业繁荣发展要点
       市医疗服务要点
       国资委要点
     
    植树节活动方案
    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活动集中学…
    区委书记区工商联第三次会员代表…
    区委办公室廉政文化发展意见
    市委常委扩大会议讲话
    法院政法专款管理报告
    高一军训后的感受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合规文化建设活…
    规范二手车流通管理意见
    中考百日誓师大会主持稿
    乡镇国土体改实施工作意见
    国土局分局履职工作报告
    国土资源局土地宣传资料
    民政局完善政务公开交流材料
    国土局服务管理交流材料
    国土局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流材
    国土局督察学习交流
    财政局完善新农合发展交流材
    国土局加强监督管理交流
    国土局完善廉政风险整治交流
    工作要点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