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工作要点 >> 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要点

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城市建设“三年上水平”的起步之年、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之年,也是实现“全市当排头、全省进十强”目标的攻坚之年。全面做好年各项工作,对于促进全市城建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作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和三级干部会议精神,突出保障“三个定位”(即省会先进制造业中心、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省会新兴休闲度假区)建设为重点,深入实施重点项目攻坚、城市水平提质、民生工程推进“三项活动”,全面推进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工作,提升城市魅力、完善承载功能、改善居住条件,促进城建事业健康发展,加快实现“宜居组团市、靓丽东大门、产业聚集地、和谐新藁城”的总体目标。

二、工作目标:

全面完成城市建设“三年上水平”各项具体任务指标。

加强建筑市场管理。实现科学、规范、高效、全面的闭合管理。确保建筑工程报建率、招投标率、监督覆盖率、稽查覆盖率均达98%以上,竣工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

新建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率达到100%。

安全生产事故,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力争实现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的目标。

强化工程质量管理,确保不出现重大质量事故。

三、主要工作任务

围绕工作目标,年重点抓好七项工作

(一)围绕“三年上水平”目标任务,加大建设力度,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

1、构建“一市双城”框架。按照建设省会都市区副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进一步完善“一市双城、两区五点”的空间布局,科学制定《城市建设“三年上水平”实施方案》,改造提升东部主城发展框架,加快建设西部新城。

2、拓展发展空间。积极跑办南二环和槐安路东延到城区工程。加快实施兴华路工程建设,年内竣工通车。积极谋划西环路工程、四明街、昌盛街、世纪街、通安街、新区1号路南延工程和育才路、廉州路、胜利路东伸工程,进一步拉开主城区发展框架。西部新城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上规模、五年见成效”的要求,年内打通槐安路北邑段,完成工业大街、塔东大街、塔中大街南延工程建设,高标准建设西部新城。

3、提升城市形象。加快实施四明楼、四明广场建设,确保10月1前竣工。将商贸城、政府招待处、文源路等城区重点部位、重点区域列入改造计划,适时启动改造,以一批精品工程的实施提升城市形象。

4、完善城市功能。着力实施育才路改造,谋划城市雨污管网改造,进一步提高道路完好率和铺装率。协调供热企业提高城市集中供热率,改善供热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

5、积极推进“城中村”“区中村”改造。深入贯彻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城中村改造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年内完成北尚庄、西刘村城中村改造和北邑、北席区中村改造并回迁入住,适时启动东刘村、城子村整体改造。推进岗上新城、开发区区中村改造、炼油厂区区域提升、化工基地周围村庄迁并等工程,

(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6、加强房产交易登记规范化管理。年内实现房产交易登记一体化办公,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证效率,实现,房产交易登记“立等可取”。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确保6月前完成与市区个人住房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

7、做好廉租住房配租和廉租住房补贴发放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水务局年度水利建设发展要点
       教育局年度工作要点
       地震局年度工作要点
       市国家税务局年度工作要点
       市公安交通管治工作要点
       文秘专业学生如何预备毕业设计
       文秘专业学生如何准备毕业设计
       装修毕业设计论文
       室内设计毕业论文
       电气学院毕业设计要求安排
     
    数码城开业庆典策划书
    学习七一讲话体会—党建研究推进…
    财政所半年总结及下半年打算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年活动努力开创…
    就职演说稿
    全区政府系统办公室主任会议发言
    校春季学期班级开展之计划
    中学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第二阶…
    200年公司行风建设服务会议发言稿
    中文简历模板九;行政助理简历
    购买廉租住房管理办法
    廉租住房租售补贴实施意见
    解决城镇困难家庭住房工作方
    住房公积金治理工作方案
    加大住房公积金贷款力度实施
    住房保障情况报告
    廉租住房保障情况报告
    个人住房信息创建工作方案
    受灾住房重建贷款管理办法
    住房保障工作进度情况报告
    工作要点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