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国土工作计划 >> 正文
国土资源知识32培训规划

国土资源知识“321”培训规划 国土资源知识“321”培训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的精神,深入开展国土资源法制宣传培训教育工作,增强全县干部群众的法制国土观念,提高国土资源工作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水平,结合我局法制宣传培训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七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要求,围绕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管理的目标任务,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坚持法制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坚持法制教育与学习培训相结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国土资源法治环境。
二、“321”的基本内涵
按照国土资源部2009年培训规划,结合省市要求和我县实际,在全县实施“321”培训工程。即:“3”市代表培训对象为县、乡、村三级干部;“2”代表参与培训人员达到2000人以上(含县级领导、县直部门、乡镇主管领导、乡镇国土资源所全体成员、各行政村村委两办负责人、重点企业法人、局机关广大干部职工);“1”代表通过系统培训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明确一个思想:“保护土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三、培训的范围及主要方式
(一)范围
1、县委、人大、政协、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及其县直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县国土资源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
2、全县各乡镇党委政府主管领导和乡镇国土资源所全体成员以及乡镇重点企业法人。
3、全县各行政村两委负责人(村三巨头人员)
(二)方式及时间安排
1、方式:
集中办班培训:充分利用各乡镇每月一日计生专干培训会的现有资源,以人口学校作为培训阵地,开展乡、村、企业三个层面的培训班,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
印发宣传资料:培训期间,将编印简报和书面材料送达县委、人大、政协、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及其县直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手中,及时掌握国土资源新动向,新政策,同时结合“世界地球日”、“6.25土地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印制发放宣传单、宣传资料7万份,尤其是涉及农民千家万户的土地法律法规政策内容,达到一户一张明白纸。
利用集贸市场定点宣传:组织开展点、面、线三维结合的立体式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活动,在“世界地球日”、“6.25土地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几个大型宣传活动中,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定点宣传,送法下乡。活动中按区域划分,沿阜码、阜霞两条主干路,确定县城、蒋坊、王集、古城、崔庙五个大集口为宣传点。
书写标语宣传:培训期间,沿阜码、阜霞两条主干路及城区显要位置书写永久性标语500条。
发挥网络传媒宣传作用:不断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各种媒体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扩大宣传覆盖面。积极向中国国土资源报“人·地·法”专版、河北国土资源杂志、衡水市国土资源等网络媒体传送信息资料,支持、运用这些宣传平台,不断提高法制宣传的质量和水平。
2、时间安排:培训计划利用一年的时间,每月一日为集中培训日。
四、实现的基本目标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国土资源法律素质和保护耕地忧患意识,营造自觉遵守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珍惜、保护耕地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国土所党支部度计划
       国土局计划
       国土资源局开展煤矿停产整顿检查…
       国土分局计划
       国土局深化征地改革计划
       国土局强化理论教育整改计划
       国土局发展民主评议宣传计划
       国土局完善民主评议整改计划
       国土局预防职务犯罪计划
       国土资源局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实…
     
    党建经验交流材料
    学校教师 继续解放思想争当实践科…
    环保局领导干部学法示范班子建设…
    校长学生大会讲话
    学习借鉴杭州市廉政文化六进先进…
    销售员09年个人计划
    20年五金厂实习汇报
    供销部门领导干部述职报告
    接待处半年党风廉政总结
    06年三月份国旗下讲话演讲稿
    农村饮水水资源保护管理办法
    水资源配置工作方案
    水资源分配管理工作意见
    水资源分配工作方案
    水资源预算审计管理办法
    森林资源管理办法
    乡镇国土体改实施工作意见
    矿产资源开发实施工作方案
    矿产资源整合工作意见
    竞争性资源实行招拍挂工作意
    国土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