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材料 >> 经验材料 >> 正文
农村改革经验材料

    近年来,随着农村各项改革和发展向深层次推进,特别是税费改革制度的贯彻落实,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们面对这些新问题、新挑战,没有等待观望、畏惧退缩,而是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鼓励支持下,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条生命线,扣准跨越发展这个主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好路子,使农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三个文明建设”的和谐发展。 一、围绕加强农村班子建设,稳妥有效地搞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实践证明,农村两委班子尤其是支部班子强,一强百强;干部队伍尤其是党员干部作用发挥好,一好百好;集体经济富,一富百富。因此,农村工作千条万条,首要一条就是把农村两委班子这个“前沿指挥部”建设好、巩固好,这是关键环节和首要前提。       为此,我们坚持“积极对待不回避、稳妥有效不拖延、把握政策不违规”的工作方针,集中时间,统筹安排,既快又稳地完成了村两委换届选举。一是 “快”。时间上打的紧,一气呵成,从选民登记到两委全部选举结束,前后不超过一个月,速战速决,彻底利索,没有遗留尾子。二是“严”。操作上高标准,严要求,一丝不苟,严把关口。由镇机关干部组成指导组,按照上级标准要求,盯紧靠牢,杜绝违规操作,做到一个步骤不少、一个环节不漏、一个程序不减。三是“稳”。虽然大幅度地减职减人,但是因为操作得当、把关严格,整个局势安定,控制得稳。四是“好”。换届的效果明显,结果非常好。不但换出了新班子、新成员,而且换出了新气象、新面貌。有一个村原来是一个经济薄弱的乱子窝,通过换届,新班子上任后,工作积极主动,大胆负责,整体战斗力增强,一心想着为群众多干事、干好事,深受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今年,在村集体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一次性发展经济林1200多亩,栽植核桃5万多棵,带领群众找到了一条依靠山区、开发山区的致富路子。 二、构筑农村干部队伍的梯次结构,精心实施“递进培养”工程     针对农村班子后继乏人、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现状,我们着眼于构筑农村干部队伍地梯次结构,坚持把党建“递进培养工程”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来抓,坚持不懈地运作实施这一永不竣工的工程。 1、坚持做到“四好”。即选好、育好、用好、管好。选好就是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培养对象制定不同的标准条件,并严格程序进行了推选确定。育好就是制订详细的教育培养规划和具体培训计划,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培养。用好就是成立致富能手协会,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条件、提供机会,锻炼他们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管好就是对各个层面的培养对象,由镇党委建档立卡,加强监督约束,严格考核评议,跟踪管理,逐一抓好巩固提高。 2、探索建立多渠道的培养体制。针对个别村干部的“保位”思想和宗族派性现象,探索成立了“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党支部”。对一些优秀的、有迫切加入党组织愿望的个体经营大户和农村致富能手,只要能够依法纳税,无违法乱纪行为,符合重点培养条件,就通过“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党支部”,把他们列为培养对象,制定措施,明确专人,靠上帮扶,条件成熟后再大胆吸收他们加入党组织。并且跟踪观察、重点培养,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到村任职,逐步把他们培养成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带”模范。   &n

[1] [2] [3] [4] 下一页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动力厂第一阶段保先教育初显成效…
       乡镇实施党员分层量化考核管理办…
       村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经验材料
       农村两委班子建设经验材料
       机关干部下基层推动三级联创活动…
       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动力厂创建学习…
       创建学习型组织交流材料
       法律法制进社区经验交流材料
       社区法制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航道会议交流材料
     
    县老年人象棋比赛开幕词
    学习党十七大报告心得体会
    村委会换届选举动员培训会讲话
    副市长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所属企业…
    市长春节联欢晚会致词
    非公有制经济讲话稿
    乡镇地震恢复重建总结
    医院反商业贿赂协议书
    县农业综合开发办总结
    政府民主生活会整改意见
    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方案
    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方案
    争创农村公路示范县工作方案
    农村医疗救助工作规则
    改善农村支付环境管理办法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管理办法
    农村社保实施工作意见
    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代表实施
    农村党建保障机制发展实施意
    农村居民建房管理工作意见
    经验材料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