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学习报告 >> 正文
陈大镇台溪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动员阶段情况总结


**镇**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动员阶段情况总结

按照区、镇部署,根据《梅列区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意见》和《**镇参加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意见》的精神,我村党支部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阶段即“学习动员”阶段,自2005年12月21日开始至2006年1月21日结束,历时30天时间。在区委指导组的有力指导、镇党委周密安排、**村党支部精心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参与下,通过层层治理、层层负责、落实责任制,做到了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到位。取了得阶段性的成果。
一、基本情况
**村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从12月19日开始做预备工作,12月21日上午召开动员大会。支部应参加先进性教育的党员28名,实际参加先进性教育集中学习的有27名党员。自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支部组织党员先后参加动员大会、观看梅林戏《张仁和》、参加村党校集中学习以及观看电教片开展专题大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完成了不少于30小时的学习教育活动,并做好了读书笔记,针对一名在外打工的党员,还采取了一帮一助学的方式,寄去了相关材料。
二、主要做法
(一)明确活动内容,强化领导责任。镇党委召开第三批党员先进性动员会之后,村党支部联合镇挂点组及党务助理于12月20日上午召开了支委会,对本村开展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研究部署。一是通过调查、查档案等方式对所有党员的实情进行排摸,基本上摸清了每名党员的情况,以确保今后工作顺利进行;二是是成立了**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并结合农村工作实际,根据区、镇要求严格制定台溪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动员阶段实施方案》及《第一阶段工作计划》,确保全村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得富有成效,不走过场;三是强化了领导责任,坚持党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还专门安排了活动记录人员,要求每个党员要认真学习《先进性教育读本》等区委规定的学习科目,同时,村两委成员还必须做好读本笔记。
(二)统一思想,广泛动员。12月21日我村召开了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区挂点部门、镇挂点组、以及村支部党员共30多人参加了大会。在动员会上,镇党务助理传达了陈大镇关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关文件,讲清了开展第三批党员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目的、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镇挂点领导对此作了进一步要求,在开展此项工作中要做到两个结合:一是把党员先进性活动与“兴村富民”紧密结合在一起;二是把党员先进性活动与增加群众收入结合起来,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使先进性活动真正成为“群众满足工程”。

(三)做好宣传,着力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村支部充分利用载体广泛宣传。村党支部以标语、横幅等形式向广大党员群众宣传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共发放各有关宣传材料200多份,学习材料30多册。

(四)专题讲授,加深理解。为了使学习动员这一阶段的工作取得成效,镇党委根据要求于12月27、28日邀请区党校、区直各相关部门宣讲团8名成员到我村党校给全体党员集中上党课,让党员全面了解有关《党章》、《党员权力保障条例》、法律法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有关知识,党员参与率达93。这次的党课教育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系统性、理论性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五)开展专题大讨论。支部于元月12日和元月16日分别围绕“建设新农村,发挥先进性”和“新时期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进行大讨论。全体党员都积及参与讨论,围绕主题出谋献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取得的实效:
(一)通过学习,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检察机关学习中纪委七次全会精神…
       工商分局五查五看学习教育活动专…
       水泥厂创建学习型青年职工队伍典…
       学习贯彻落实安徽省农村基层党组…
       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学习小结
       学习交流会情况汇报
       人大代表学习培训活动总结材料
       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当学习型干部汇…
       [推荐]学习实施纲要为构建和谐社…
       学习地税局长讲话心得体会
     
    市规范性文件监管规则
    婚事对联大全
    开展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安排意见
    非煤矿山许可会讲话
    学以致用加快发展
    重点工程开竣工仪式上致辞
    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
    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座谈会交流…
    基层纪检健全管理意见
    国税局青年读书活动实施方案
    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壮大镇村
    坚持工业第一方略发展壮大镇
    学习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