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报告 >> 行业分析报告 >> 正文
第一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分析评议阶段安排意见

于第一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分析评议阶段的安 排 意 见

第一批教育活动各工(党)委、总支、支部:
    根据《**县县级党政机关及部分企事业单位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和中央对学习动员阶段延长10天的精神,分析评议阶段从3月下旬到4月下旬,不少于一个月。分析评议是整个教育活动的关键环节,工作政策性强,党员关心、群众关注。认真搞好分析评议阶段工作,是巩固和扩大学习动员阶段成果,打牢整改提高工作的基础。为了确保分析评议阶段工作达到预期目的,特提出如下安排意见:
    一、明确主要工作,严格程序环节
    分析评议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查找问题;进行党性分析,做好思想总结;召开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进行民主评议。在具体工作中,要抓好七个环节。
    1、深入征求意见(3月25日--3月31日)。各部门、各单位党组织要在学习动员阶段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继续采取切实有效的形式,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各方面对党组织和党员个人的意见建议。要通过上级领导“点”、发动群众“提”、深入基层“听”、主动上门“问”、沟通交流“谈”等多种方式,帮助党组织和党员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征求意见的范围是:党组织主要在本单位上级主管部门、上一级党组织、业务联系紧密的同级单位和下一级党组织中征求;党员领导干部主要在班子成员、本单位干部职工和分管的下属单位干部职工中征求;普遍党员主要在本单位干部职工中征求。
党组织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要认真汇总梳理,分别整理出对领导班子和党员个人的意见,除明显属于人身攻击、发泄私愤的外,原则上都要原汁原味地进行反馈。对党员的意见,由党支部负责同志反馈;对党支部及其负责人的意见,由上一级党组织负责同志反馈;对领导班子集体和班子主要负责同志的意见,由检查组组长与县委先进性教育办公室沟通后,反馈给班子全体成员或本人;对领导班子其他成员的意见,由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征求检查组组长同意后,反馈给本人。对群众反映强烈、意见集中且又比较敏感的问题,采取适当方式重点进行反馈,并责成党组织班子和党员个人重点进行分析。
    2、开展谈心活动(4月1日--4月4日)。谈心活动要广泛,形式要多样。党组织要根据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开展谈心的范围,在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班子成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广泛开展谈心活动,每个党员谈心面不少于支部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党员人数5人以下的支部,要与所有的党员谈心),并听取一定范围群众的意见。谈心活动要紧密联系思想、工作实际,交流思想,把各自所关心的问题和认识谈深、谈透。要在谈心活动中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与人为善,坦诚相见,谈出思想,谈出共识,谈出团结。
    3、撰写党性分析材料(4月5日--4月10日)。党组织要组织党员对照《党章》、对照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和本部门、本单位立足岗位特点提出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结合征求到的意见,撰写个人党性分析材料,重点检查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作风建设、遵守纪律和立足本职发挥作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深刻剖析思想根源。领导干部还要从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1] [2] [3] [4] 下一页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法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分析…
       党支部保先活动分析评议阶段方案
       市林业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开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分…
       半年我省价格运行情况分析及对策…
       未来5年省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预测分…
       半年经济预测分析及政策建议
       税收分析存问题及改进建议
     
    公司管理制度范文
    粮食局半年总结
    镇纪检员科学发展观发言
    全市整顿商业行贿会议上的发言
    党员学习材料之二
    广告专业个人见习小结
    政法书记讲话
    工商廉洁主题执行意见
    试论文化市场稽查队伍建设
    计统局计划
    新一批项目建设现场动员会
    召开新一批项目发展推进会
    第一次参加品牌童装发布会走
    宝应县安宜直属商会第一届委
    民政局加强第一产业统计整治
    作风整顿第一阶段总结材料
    奉献刑侦第一线森林公安分局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主要篇目介
    市第十六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
    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深
    行业分析报告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